唐代寓直诗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整理、分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以唐代寓直诗为本,探讨唐代寓直诗的创作渊源、阶段性特征,以及情感表现和艺术特色。
  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解释“寓直”一词的含义以及确定唐代寓直诗的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其次回顾学界对唐代寓直诗的研究现状;最后阐明唐代寓直诗的研究价值。正文主要有三个章节:第一章从寓直诗的创作渊源和在唐代不同时期的发展表现入手,对唐代寓直诗的发展概况作全面的把握。第二章对唐代寓直诗的情感表现作分析。寓直诗中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复杂的仕宦情感,既有志得意满,表达感恩尽忠的期许;也有叹己不遇的辛酸、希冀前途的美好愿望。更有对现下局面的无奈,消极逃避,甚至是追求隐逸的生活。二是细腻的生活情感,主要是亲情和友情。第三章对寓直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拟仙模式、典型意象运用、叙事化倾向和静谧诗境的创造。
  结语部分主要就本文的研究作总结,阐释论文的价值和不足,并简要说明论文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更是亮点。1997年,中石油成功中标阿克纠宾油田开发项目,拉开了中哈油气合作的序幕。20年携手前行,中国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硕果累累。然而在油气合作的道路上兼有助力与阻碍。内部阻碍与外部挑战交织在一起阻碍两国油气合作持续发展。如何利用“一带一路”的契机,克服困难将是两国共同关注的重点。站在全局的观点克服阻碍,让中哈油气合作顺利运行、加速发展。本文除了绪论以外,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以及中哈两国油气合作对两国的
体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梳理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脉络和基本内容,总结其特点和价值,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体育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指导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体育的论述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的精华,不断总结中国体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梳理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形成时期(1917-1952)、发展时期(1952-1966)和畸变时期
自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以来,电子竞技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优秀选手、战队不断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多项扶持政策,社会对电子竞技的态度更为开放。电子竞技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受众年轻,与高校学生群体高度重合,因此,对高校中电子竞技运动的探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结合组织行为学理论,对北京体育大学电子竞技社团组织行为现状深入探究,调查得到:北京体育大学电竞社具有
目的:通过遥测心率监控优秀花样滑冰运动比赛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情况和比赛过程中成绩的关系,找出比赛过程中疲劳对技术发挥影响的规律,其意义不仅仅证实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过程中运动心率强度特征,还可为科学编排动作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选取国家12名青年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6名国家级裁判对受试者个人滑的模拟比赛进行打分,同时给受试者佩戴心率带实时监控比赛的整套动作,并用Excel和SPSS对数据整理与分析,应用单样本T检验,单因素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1)我国花样滑冰个人
安致远,生活在明末清初,诗文远扬,与张贞、李渭清、李焕章四人并称为“青州四大家”。其古文颇有成就,诗词方面亦有所建树。清初文坛延续了明末崇尚剽窃模拟、纤巧绮靡的风气,安致远的文章镕古铸今、博采众家之长,文格娟秀老健。其文一出改明末陋习,周亮工、张贞等人评价其文章有“脱几化腐”之功用。本文以安致远的古文为主体,从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交游情况、他的古文观、古文创作等几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对他的古文作进一步的阐述。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将这一课题的理论
《盛明杂剧》是明人沈泰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作为明代杂剧选刊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各样的重要戏曲选集,共收集明前期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六十种,分初集、二集。历来被研究者看作是研究明代杂剧整体面貌及杂剧转型的重要资料,对其研究的成果也是不胜枚举,纷繁复杂。但学者们却很少聚焦到《盛明杂剧》中的文人题材剧,其研究成果更是寥若。文人题材剧是自戏曲诞生以来出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一类剧作,而“文人”这一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其明代文人题材剧的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等原因也曾被众多研究者所否定。殊不知,
晚唐咸通十年(869)左右,皮日休得到苏州刺史崔璞赏识,担任其州从事一职,开始了其仕宦生涯;其间皮日休与苏州名士陆龟蒙相识,开启了晚唐松陵唱和的佳话。
  皮日休的科举、仕宦经历比较艰辛,即便是担任苏州从事,也始终不被当地士人所接纳,屡遭歧视。陆龟蒙不仅与皮日休有着非常相似的科举经历,而且陆龟蒙的生存状况也比较艰辛。皮日休下车伊始,陆龟蒙便“以业见造”,寻求前辈的指点,于是,皮陆二人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唱和活动。
  唱和初期,皮陆二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皮日休想融入当地士人群体之中,而陆龟蒙想要
本文主要就长安文化对元白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长安文化为背景,元白诗歌创作为基础,探讨长安文化影响元稹和白居易在诗歌创作动机、题材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相似又有所区别的现象,以期从地域文化尤其是精神层面探究元白诗歌的创作情况。
  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就长安文化的概念及元白诗歌中所涉及的长安文化内容范围作大致的界定,并对相关话题的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的价值做简要概述。正文共分为四章,依据长安文化在元白诗歌中表现出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元白初入长安所接触到的
《柳文指要》是一部洋洋百万余言的学术著作,是章士钊倾注心血完成的一部“解柳全书”,是章士钊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他一生研究柳文的成果展现。章士钊的一生可谓是经历颇丰,他涉及过多个行业,也与许多重要的人物有过密切地交往。在这复杂的人生中,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他对柳文的喜爱,他把《柳文指要》视为自己孩子,他在《柳文指要》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著作。本文主要对《柳文指要》中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正确认识章士钊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了解《柳文指要》的价值。
 
连横是近代台湾古典文学界的著名文人,日据时期,曾七次前往大陆,创作了大量的大陆诗文,以《大陆诗草》和《大陆游记》最负盛名。到目前为止,连横的大陆诗文却并未引起研究者们的足够关注,对连横大陆诗文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从连横七次大陆经历入手,考察大陆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其中,尤以《大陆诗草》与《大陆游记》的书写内容与艺术特征为重点。最后,探讨连横及其大陆诗文的价值与意义。
  绪论部分主要对连横的生平经历及大陆诗文加以介绍,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
  第一章,探讨连横的大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