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目前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三阴性乳腺癌是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2-17%,比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性更强、复发转移更早,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此外,由于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无反应,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全身性化疗,但该肿瘤异质性大,临床预后差,寻找有效的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已迫在眉睫。LETM1蛋白是一种在人类及酵母中都较为保守的线粒体内膜蛋白,它能减少线粒体的生成及ATP的产生。其表达水平的异常能诱发线粒体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包括肿瘤等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在人类众多恶性肿瘤中都发现LET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是LETM1过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意义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LETM1蛋白过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预后评估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组织标本共214例,其中包括107例三阴性乳腺癌,42例导管内原位癌,65例癌旁正常组织。首先,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方法分析LETM1蛋白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然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方法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对LETM1蛋白进行相对定量,验证LETM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否存在过表达。最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TM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导管内原位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蛋白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ETM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这与本研究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一致。2.免疫蛋白印迹结果表明,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ETM1蛋白表达增加。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率为85.0%(91/107),比导管内原位癌(64.3%,27/42)及癌旁正常组织(29.2%,19/65)显著增强(P<0.001)。同样,LETM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强阳性率为69.2%(74/107)也显著高于导管内原位癌(35.7%,15/42)及癌旁正常组织(12.3%,8/65)(P<0.001)。更重要的是,LETM1蛋白表达在导管内原位癌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此外,LETM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学分级Ⅱ级(27/37,73.0%)和Ⅲ级(34/43,79.1%)中与Ⅰ级(13/27,48.1%)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20);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ETM1强阳性表达率为82.3%,与无淋巴结转移的5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样,LETM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Ⅲ-Ⅳ期)为88.4%,而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Ⅰ-Ⅱ期)仅为56.3%(36/64)(P=0.000)。但LETM1蛋白过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和组织大小等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此外,生存期分析显示,LETM1蛋白过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10年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明显低于LETM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P=0.000)。结论:LETM1蛋白过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LETM1蛋白高表达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个潜在生物学指标及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