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练员是运动员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规划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重任。作为竞技体育领域的重要角色,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水平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了提高其执教能力,教练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知识水平。教练员教育是对教练员培养和培训的活动,主要在于提高教练员的训练及竞赛的各种能力。教练员教育制度与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与促进教练员不断提高其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过程组织、运动竞赛组织等方面执教能力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田径教练员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形式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目前,江苏省田径教练员中35岁以下占6.7%;36~45岁占23.3%;46~55岁占46.7%;56岁以上的教练员占23.3%。教练员执教年限方面,5年以上占6.7%;11~15年占36.6%;16年以上的占50.0%;5年以下占6.7%。本科学历以上人数高达73.4%,其中研究生占6.7%,本科生占66.7%。江苏省田径教练员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等较为合理。2、调查表明,江苏省田径教练员的来源是:退役进入体育院校学习运动员,占26.7%、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占33.3%,、退役后直接上岗的运动员,占40.0%。他们的专业和职业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在运动训练辅助方面存在不足,经常使用计算机的教练员仅占30%;有60%的教练员还不能使用英语交流;教练员执教以来,发表3~6篇论文的教练员达到59.9%。3、江苏省的田径教练员的教育动机有76.6%是积极有益并且符合客观实际的。教育目标是围绕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全面提升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教育形式主要以岗位培训为主,以日常短训班为辅。教育师资主要来自高等院校教师、国内外著名田径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4、江苏省田径教练员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基础理论、专项理论与实践以及管理,有53.3%的教练员对此感到满意。考核方式主要是论文专题写作与考评和开卷笔试。5、针对江苏省田径教练员教育培训在制度建设,培训途径、教材更新,授课方式的多样性,考试方法改革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建立与完善教练员教育制度与组织体系,加强教练员教育理念、方法、形式、内容的改革,创办田径教练员教育学院,实现教练员教育的系统化、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