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反映了中国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针,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英译本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作为我国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英语国家的广泛欢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亲民性。书中善于讲故事、用典故和借隐喻等。笔者认为,书中的隐喻表达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牵涉到一种认知方式,是旨在对受众产生影响的修辞话语。为准确传递原文隐喻表达式的内涵,取得最佳的劝说效果,译者必须提高修辞意识,借鉴西方修辞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西方修辞学中的劝说理论引入外宣翻译的研究中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表达式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考察修辞因素在汉译英转换中的重要作用,以探索修辞劝说方式对实现外宣翻译预期目标的借鉴意义。研究发现:(1)修辞劝说理论视角与外宣翻译研究有着诸多共同点,如跨学科、目标导向以及情境适应的学科属性;(2)修辞劝说理论视角的引入能够为外宣翻译研究带来一些新的发现,如对翻译行为、翻译过程、译者角色等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质言之,译者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操作者,更是一名修辞劝说家,承担着传递原文修辞内涵、实现对译文读者有效劝服的任务;(3)通过对研究案例的分析,发现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运用诉诸理性、情感和人格的劝说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翻译方法和技巧,既强调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又注重译文受众的接受效果,有利于实现原文的有效劝服。因此,本文认为将修辞劝说理论引入外宣翻译研究有利于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并且在诉诸理性、情感和人格的劝说策略下,通过不同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有利于赢得英文受众的认同,实现外宣翻译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