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剥夺是一种因生产生活资源空间配置失衡而导致相对贫困的特殊地理空间现象。生态移民是一项具有扶贫脱贫与生态建设双重意义的规模性、集中性的人口迁移活动。生态移民村落地理空间资源配置是直接影响其生产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一是构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探寻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状况与村落空间地理的内在联系。二是建立计划行为模型(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的整合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为视角,分析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的影响。三是根据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数,结合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和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运行结果,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数的影响程度、作用大小和交互作用,揭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各因子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按照“空间格局—生产过程—优化调节”的系统思维,以“空间分层抽样→数据收集处理→指标体系构建→因子地理探测→影响作用分析→空间布局优化→对策建议提出”为研究主线,采用文献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田野调查法、空间地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与空间优化调节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宁夏生态移民村落存空间剥夺总体指数均值略高出非生态移民村落,且时空分异明显;二是民族构成类型和地形地貌类型对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影响显著;三是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产生多方面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水平评估——空间资源合理调配—配套政策有序跟进”的空间优化调节机制,通过建立“定期评估、预警预报、定期调节、多方协调”四个具体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移民村落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明确提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的科学问题,并开展量化实证分析,既是对空间贫困理论的深化拓展,又是对空间剥夺理论的发展延伸,开辟了研究新领域,探索了研究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二是合理建立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水平测量,为全面评价生态移民生存状态提供了新的客观标准和生态移民“后扶贫”问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为生态移民政策完善优化提供新的有力支持。三是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地理研究方法(地理探测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等)和计划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多角度分析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的影响,实现了空间地理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为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