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FOXM1-C(688-748)重组蛋白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OXM1(Forkhead box M1)是F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有3种常见的亚型,分别是FOXM1a、FOXM1b、FOXM1c,目前研究最多的是FOXMb。FOXM1可以介导细胞周期相关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在胚胎的发育、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再生和恶性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行使着巨大的功能。据大量文献报道,FOXM1是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高表达蛋白之一,与肿瘤的形成、不良预后、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异常高表达的FOXM1促使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会导致增殖异常、转移、迁移和侵袭等不良后果,影响肿瘤的形成进程。将FOXM1作为抗癌药物的作用靶标进行的开发及研究存在广阔的前景,是临床治疗的潜在策略。FOXM1作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标志物也是各国科研人员的热门研究分子。
  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 CPPs)是一种富含碱性氨基酸的短肽,能够穿过天然的细胞膜屏障,进入细胞质甚至细胞核,并且不会破坏细胞的完整结构。细胞穿膜肽具有强大的运载功能,可以通过化学结合、基因融合等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方式与多种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DNA、化学小分子药物、纳米颗粒、荧光素、腺病毒载体、脂质体及铁颗粒等)结合,甚至可以负载100KD以上的蛋白,并且对所穿膜的细胞没有损伤。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来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反式转录活化因子(Trans-activat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TAT),其47-57位氨基酸对跨膜转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天然来源的穿膜肽,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在生物体内呈现出极佳的穿膜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广泛运用于抗肿瘤药物开发中。
  本论文中,通过在hela细胞中共转FOXM1及其不同蛋白分段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出对FOXM1转录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分段:FOXM1688-748。为了确定其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通过构建融合细胞穿膜肽TAT的pGEX-4T2-FOXM1688-748-TAT原核表达载体,使用原核表达系统和GST标签亲和纯化方法,制备得到带有GST标签并融合细胞穿膜肽TAT的重组蛋白。由于在GST标签和目的蛋白之间含有特异性的凝血酶识别位点,通过凝血酶酶切进一步得到无GST标签仅包含目的蛋白融合细胞穿膜肽TAT的重组蛋白:TAT-FOXM1688-748。直接运用重组蛋白TAT-FOXM1688-748处理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发现其可以有效抑制细胞活力,同时对FOXM1的转录活性也具备抑制作用。这初步表明TAT-FOXM1688-748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潜在药物。
其他文献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UPS)是真核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由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以及26S蛋白酶体复合物四个部分实现。植物泛素连接酶E3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细胞分裂后期复合体型、HECT型、SCF型和RING/U-box型。其中,植物U-box蛋白简称为PUB(plant U-boxprotein)。拟南芥中已报道至少存在64个PUB基因成员,有研究表明拟南芥PUBs(AtPUBs)家族成员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且不少家族成员之间
产前诊断是预防具有遗传缺陷胎儿出生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产前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创产前诊断(绒毛膜取样、羊膜穿刺取样和脐带穿刺取样)和无创产前诊断(超声波检查、血清筛查、外周血中游离的胎儿DNA/mRNA检查和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检查),其中,基于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细胞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更是备受关注。在孕妇妊娠期间,胎儿细胞可经血液循环进入孕妇外周血中,其中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携带完整的胎儿遗传信息、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标志物以及有限的半衰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无创产前诊断材料,但如何从孕妇外周血中高效捕
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并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为了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型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以6个优异的常规粳稻ZG75、CYG、YG0618、ZG07、T0361、7679 和 4 个优异的常规籼稻 2537、6150、6379、1109作为编辑对象,通过敲除TMS5基因,创制粳型和籼型的温敏核不育系。通过对比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发现粳型温敏核不育系
缺铁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通常造成水稻减产以及谷物铁离子含量过少。相对于治理缺铁胁迫的传统手段,生物方法环境友好且易于推广,具有很大的价值。实验室前期筛选出一株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OsiSh-2,该菌在缺铁环境中能够高效摄取铁,因此能够通过竞争铁元素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本论文以OsiSh-2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缺铁情况下对宿主水稻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
  (1)OsiSh-2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并缓解缺铁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时间短、病程进展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其是由于冠状动脉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因某些诱因致使其破损或者侵袭后,血流突然减少或者中断,导致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性损伤和坏死。寻找高度敏感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降低AMI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但是,目前AMI的及时诊断生物标志物非常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AMI的早期准确诊断。因此,寻找新的AMI的生物诊断标志物,对AMI的准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水稻作为用水量最多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受干旱影响严重。因此,提高水稻的抗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生菌稳定定殖在宿主体内,可与宿主协同进化、互惠共生,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潜力。本研究以从水稻叶片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OsiLf-2(以下简称OsiLf-2)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其孢子悬浮液种子包埋法(水培实验)和喷施叶片法(土培实验)处理水稻(籼稻9311),设置OsiLf-2处理组(E+)和未处理对照组(E-)。在水培实验中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单子叶植物,由于花器官高度特化、药理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但随着资源的过度采集和栖息地的破坏,野生兰科植物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都被纳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中。兰科植物物种的准确识别不仅对植物入药的安全利用有重大作用,还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必不可少。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相对较短的一段标准DNA序列以快速、准确、方便有效的方式来鉴别物种。本研究以6个叶绿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人类需要攻克的重大难题,调查数据显示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逐渐升高,我们主要以结直肠癌作为研究对象,p53基因常常发生突变。其次,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结肠癌患者多表现为药物耐受性。此外,对于突变体p53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众所周知,p53野生型可以调控PUMA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在化疗药物5Fu的作用下,p53野生型细胞可以上调它的下游作用靶点PUMA,p21的表达。然而,相比之下,p53突变体不能上调PUMA,p21的表达,其不能结合在PUMA的启
癌症的靶向治疗是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与传统放疗和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药物的全身毒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一种特异性很高的靶向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是近年来靶向药物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ADC药物目前已经有多个获得FDA批准上市,并且有超过数十种处于临床阶段。但是ADC药物的合成和纯化一直是个难关,合成和纯化步骤的复杂性提高了其生产成本。核酸适配体(Aptamer)具有与抗体相似的靶向性能,能够通过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靶向特定分子。核酸适配体与抗体相比具
人类的新发传染病多数是由动物向人传播的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导致传染病高爆发与大流行的病原体,往往很少或者不会在其自然宿主中引起临床症状,而此类病原蔓延到人类,则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揭示重要自然宿主携带的病原的多样性,阐明在公共卫生领域有潜在重要影响的新型病原体,可以为相应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直接的科学数据。树鼩具有特殊的遗传演化地位,已有研究表明,树鼩携带多种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乳头瘤病毒等。不过,树鼩携带的病毒多样性没有得到全部揭示。
  本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