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来江南地区竹的生态史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以人与竹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讨论生态社会问题。通过对历史时期古人对竹子的感受和态度,科学性的观察以及栽培利用等方面讨论人与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论文第一部分是导言,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了早期江南的竹林景观。历史时期的景观变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代江南的情况是由以往的情况发展演变而来,通过对现在的情况的分析,理解早期文献中对景观情况的描述。农业开发与地理环境变迁是影响景观变迁的重要方面,宋代以前江南地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低山丘陵,而经过农业技术和水利技术的变化,人们离开高地走向低地,并不断地利用水面,从而促进了竹类在平原水网地区的分布和发展。并对古人对竹的分类认知方式作分析,认为古人对竹的分类有实用性的方面,也有文化分类。第二章对不同空间、不同微地貌条件下的水竹景观进行分析。由于文人与竹之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文人成为竹林景观最主要的塑造者。不仅体现在园林中,也体现在诗文中。从文人园林的建造等方面入手,讨论与竹相关的生态景观如何被塑造。宋代湖州水竹园林是本章讨论的中心,进而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人面对不同空间的环境,经过人工经营和管理,塑造出经典的江南水竹园林景观。第三章对江南地区竹类种植与生态进行研究。论文先梳理了古人对鞭根的形态和习性的认识,发现古人认识到竹鞭的特性主要在于延伸性和向肥性,并利用这种性质,通过连鞭移栽母竹的形式大量栽植竹林,从而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在讨论母竹移栽法和平原、山地种植技术之后,考察古人对竹类植物开花结实现象的认识和应对措施,从而揭示出古人针对这种情况所形成的施肥技术。第四章首先讨论了明清江南地区主要竹种以及竹笋的生产情况,进一步分析乡土竹种分布与水土环境之间的关系、笋期与民众生活民俗之间的关系。以毛竹笋为主的山笋和以哺鸡竹为主的平原笋成为江南地区最普遍分布的笋品。总之,本文通过对宋代以来江南地区以人—竹关系为中心进行的生态研究,揭示了不同人群在江南地区生态基底上塑造生态景观的不同选择和活动,总结了以竹类资源为中心的对自然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粮食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们民生和关系着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粮食产业有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耕地资源等限制,我国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期,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是重中之重。兴趣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语文教学改革也更加具有方向性,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情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成为其中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情景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体系,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等对策,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
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构成了理论立足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生产关系批判延伸到生产力批判,这虽然推进了社会批
传统至今,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汉武帝“尊儒”采纳的是董仲舒的建议,并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儒学反思的基点,笔者认为不妥。笔者认为,汉武帝“尊儒”采纳的是王臧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遴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面对目前
利用ANSYS软件的FLOTRAN CFD模块对风刀工作腔内气体进行仿真分析,在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了不同出风口尺寸对风刀吹风速度的影响,同时得到风刀工作腔内气体流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脾肾阳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通过观察该法对患者结肠传输试验、生活质量、血清NO及血浆5-HT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益气温阳化
C2C是电子商务的专业词汇,全称为Consumer to Consumer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自从因特网在中国普及后,中国的C2C电子商务市场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张,根据中国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