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中政治类新闻图片的祛魅传播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祛魅,是马克思·韦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亦被翻译为“除魔”、“去魅”、“去除神秘化”或者“去神圣化”,原意是指将魔力从现实世界中去除掉,使世界恢复理性化的过程、行为或者运动。马克思·韦伯认为,理性化和理智化才是时代的基本特征。在这里,政治类新闻图片的祛魅就是指,将新闻图片中宏大的“神圣”色彩去除,代之以理性、生动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个过程既包括宣传主体如媒体、党和政府对政治新闻图片传播理念的“祛魅”,也包括公众面对政治类新闻图片时自行产生的“祛魅”式解读。新媒体环境中政治类新闻图片的祛魅传播反映出民众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成为了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对民意重视与互动的因应之策。从整体上看,刻板、守旧的政治类新闻图片的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祛魅行为对公众的社会情绪起到了减压、发泄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公众对政治类新闻图片的祛魅解读中存在为表达个人意志,逾越“正义”和“尺度”的非正当行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传播效果。本文借助马克思·韦伯“祛魅”的学说概念,探讨新媒体环境中政治类新闻图片祛魅的惯用手法,分析传播主体和公众祛魅传播行为的动因,并就祛魅传播过程中民众非理性行为带来的弊端与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学位
天竺葵由南非引入我国栽培已很久。它花顶生,一支支花杆上生长有许多簇花蕾,随后朵朵小花展开,紧紧相靠,组成一个花球,故又被称之为洋绣球。天竺葵适应性强,对土、肥、水无特别要求,且病虫害极少,植株又耐修剪,因此,特别适合老年人栽培。  天竺葵繁殖非常容易,一年四季可以扦插,但在春、秋两季气温温和时节扦插,成活率最高。插条应选生长壮实的枝条,剪(切)成8-10厘米长,剪(切)口要平整,不损伤皮层。晾干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全国各院校、各专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急剧增多,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大量学生涌入大学校园,造成一定程度的泛滥,
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指出当代中国正在进入“高风险社会”,而世界也形成了风险社会的语境。在此社会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党报这一较有争议性的媒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
本文以消费主义文化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女性主义为切入角度,以流行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角度展开探索,对流行影视剧传播的过程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对流行影视剧传播形
学位
框架理论研究的是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和架构,影响人们“怎么想”而不是“想什么”的理论。国外已经有诸多学者证明了框架是人们认知世界的范式,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传播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