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谐振器的终端天线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oshens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对射频前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线作为收发电磁波的唯一部件,需要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多频化和宽频化。利用多模谐振器,可以在不增加原有天线尺寸的前提下,激发新的谐振模式,实现天线的多频化。此外,在分析多模谐振器谐振特性的基础上,将其与多频天线进行集成设计为多频滤波天线。多频滤波天线不仅可以实现天线在多个频段上兼具辐射与滤波功能,还可以实现射频前端的小型化和集成化。首先,本文基于多模谐振器的谐振原理,利用多模式间的耦合、地板开缝和地板加载枝节,设计了一款四频手机天线。该手机天线由一个三模T型单极子、一个刻蚀在地板上的缝隙和一个加载在地板上的终端开路枝节所构成。T型单极子由一个长枝节和一个短枝节组成。长枝节和短枝节的长度分别为0.9 GHz和1.85 GHz的四分之一波长,使得T形单极子谐振在0.9 GHz和1.85 GHz。基于该双模T型单极子,弯折较长的枝可以在2.4GHz激发出新的谐振模式,使得单极子在0.9 GHz,1.68 GHz和2.4 GHz产生谐振。通过加宽T型单极子的短枝节使得中高频点被拉近,实现该T型单极子覆盖了一个较宽频带(1.7~2.71 GHz)。通过采用在地板上刻蚀缝隙的方法使得天线在0.9 GHz的阻抗得到了匹配,实现天线对0.82~0.96 GHz频段的覆盖。为了进一步拓宽低频带,通过在地板上加载一个终端开路的枝节,在0.73 GHz处引入了一个新的谐振模式,最终使得天线完全覆盖了LTE 700(0.69~0.78 GHz)、GSM 850(0.82~0.89 GHz)、GSM 900(0.88~0.96 GHz)、DCS 1800(1.71~1.88 GHz)、PCS 1900(1.85~1.99 GHz)、UMTS(1.9~2.17 GHz)、LTE 2300(2.3~2.4 GHz)和LTE 2500(2.5~2.69GHz)频段。对天线进行加工并实测,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所设计的多频手机天线适合应用于移动终端。其次,本文基于滤波器综合设计方法,采用以天线来取代滤波器最后一级谐振器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款工作于WLAN 2.45 GHz/5.2 GHz以及Wi-MAX频段三频滤波天线。该天线主要由一个三模枝节加载谐振器,一个Г型平行耦合线和一个三频单极子所构成。该三频滤波天线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根据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采用三模枝节加载谐振器设计了一款工作在所选频段的双阶三通带带通滤波器;第二步,根据所选用的工作频段设计了一款三频单极子天线;第三步,采用合适的耦合结构,将三频单极子取代双阶三通带带通滤波器的最后一级谐振器,实现天线与滤波器的集成。对该三频滤波天线进行加工以及实测,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所设计的三频滤波天线整体结构紧凑并且在三个频段内具备较好的频率选择性和带外抑制。
其他文献
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体育经费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实施与开展的基本条件,能反映出该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本文通过以衡水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条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
三国时期汉中对于曹魏的意义,学界一般承袭“鸡肋”说。实际上,曹操将汉中纳入到魏蜀对峙的国家战略之中,是针对蜀汉的全胜方略:其一,曹操放弃对汉中的据守,摆脱汉中对其主力
目的文章尝试探索有效提升医学专业学生解决“信息冗余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方法以280名医学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37人)和对照组(143人),实验组进行信息
磁共振成像技术凭借其无辐射、可任意断层扫描以及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然而其数据采集速度较慢,制约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
通过对多种风速测量仪原理进行研究对比,该文总结多种风速采集技术的特点,结合实际风电场的特殊环境与要求,归纳了应用超声波测量风速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可遇见超声波传感器应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如何让《婚姻法》的教学取得最大成效,是每个法学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与探究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婚姻法》的几种教学策略。
高等植物为固着自养生物,感知环境变化并做出一系列应急反应对其一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依赖于DNA序列改变而引起遗传变异的表观修饰因子,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小RNA
木生腐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真菌资源,一直是国际真菌学家们研究的对象。我国山东地区地域辽阔,树林类型多样,树木种类繁多,为木生腐生真菌提供了丰富的生长基质。但山东地区的
戏剧导演艺术是以文学剧本为创作依据,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中心,运用和组织各类艺术手段,在舞台上进行综合的二度创造的艺术创作活动。剧本、演员、剧场和观众是构成戏剧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