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板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我国加入WTO以来,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通过改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另外,管理层作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改善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增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本文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此外,根据现金流量分类将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淘汰期三个阶段,分析管理层特征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对内部控制质量是否有所差异。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一方面,研究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管理层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丰富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分析不同阶段管理层特征,建立合理的管理层选拔制度。 本文主要以2013-2015年56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高阶理论、公司治理的依据理论以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管理层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样本情况下,管理层男性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管理层的年龄、学历、任期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学历在企业三个阶段中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都是显著正相关,而在成熟阶段、淘汰阶段的管理层年龄对内部控制质量正影响大于成长期;在成熟阶段的管理层的任期对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影响大于成长期和淘汰期;在淘汰阶段管理层的男性比例对内部控制质量负影响大于成长期和成熟期。 因此,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管理层要树立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提高对内部控制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规范功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其次,管理层性别、年龄、学历、任期是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的因素。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应根据其阶段特征来合理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具体的建议如下: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应该选拔高学历的管理层,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当企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企业应适度选拔经验丰富的年长管理者,既可以稳健地保证原有市场份额,又可以谨慎地选择合适时机开发新的市场。当企业步入淘汰期,管理层的性别比例应该适度调整,使得管理层性别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女性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另外,企业在这个阶段也应该适度提高管理层平均年龄。这样的管理层能够使得企业对周围环境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抓住能给企业带来转机的机遇,使企业生命周期得以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