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成果带到了中国,不仅推动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但就西学中的哲学而言,其内容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涵盖逻辑、语言、心里、道德、美学、实在、价值、理性等范畴,可谓包罗万象。因此,西方哲学的译介与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有重要的意义。《最著名的五十位西方哲学家》以平实简练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过去两千多年来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呈现了欧洲哲学的主流传统,提供了批判性调查,以满足大众读者的阅读期待。本报告是基于该书前11章的翻译实践。前11章分别向读者介绍了11位不同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以及生平。源语文本旨在向读者分享50位著名的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属于信息型文本。同时,源语文本的作者也希望读者能够欣赏书中的观点,收获批判性理解。因此,译者既要保障译文的信息功能有效发挥,也要兼顾译文的表达功能,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获得和源语读者一样的阅读体验,这正契合了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诺德在功能主义中引进了“忠诚原则”,要求译者考虑到发起人、原作者和预期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译者通过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对翻译过程展开了详尽描述。根据诺德提出的“自上而下”的处理翻译问题的模式,译者从主题、内容、句型以及词汇几个方面对译文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此次翻译实践旨在为其他译者提供哲学科普类文本的翻译和理论运用的经验,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灵活的采取翻译策略,力求达到预期的译文功能,协调好翻译项目中来自目的语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