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现有的开切眼支护技术,本文以马坊煤矿极近距离大断面10603开切眼支护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大断面开切眼的研究成果分析,系统的阐述了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开切眼支护设计的基本理论。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围岩的变形主要是松动压力、形变压力和膨胀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锚杆对其进行支护,锚杆与其锚固范围内的煤体构成一种组合型锚,固支护体,使煤体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可适应围岩的锚固平衡拱,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其次,通过对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开切眼破裂分区探测,以及对其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大断面开切眼处围岩的破坏范围及程度,顶板锚杆锚固区域顶板比较破碎,设计采用锚网与架棚联合支护形式。 最后,通过对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后的围岩进行监测,得出大断面围岩变形量较小,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都在设计的安全范围内,保证了工作面布置前的大断面稳定。两帮深部基点的位移相对较小。侧力锚杆受力良好,且中部受力最大,未出现锚杆被拉断的现象。实验整体效果良好,符合工业生产实践设计要求。 极近距离煤层下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技术的研究,不仅对极近距离煤层下采场围岩应力分布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丰富了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技术,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