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着多个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争议,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过快而引起投资过热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政府自2002年以来多次出台各类文件规范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2003年-2005年中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幅达到17.76%,2005年中国平均房价突破3000元/平方米。这些数字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房地产市场是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着国民经济,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地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过热,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会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建立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模型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首先从基本的经济理论入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结构和2002-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情况做出分析。其次,通过大量真实数据分析了中国自200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初步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得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浅析其可能的原因。最后通过深刻剖析投资和消费理论,推导出了适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模型。特别的,在消费模型中引入了预防性储蓄假说与流动性约束假说,证明了中国的房地产消费符合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和分析,得出中国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影响,但是国内贷款对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却不显著。进而得出了宏观调控政策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大于货币政策的结论。消费方面,通过建立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模型,对流动性约束给出了实证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给出了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