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公平贸易是站在世界自由贸易的立场上,为了防范国内政府封锁市场、设置贸易壁垒而要求其不得歧视外国产品而提出的。但现实社会里从来没有完全的贸易自由,也没有绝对的贸易公平。在我国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证本国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学会正确运用WTO的规则,为中国企业创造公平贸易环境,是贸易摩擦宏观层面化对政府提出的重要课题。
贸易救济,是一个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所产生出来的概念。狭义的贸易救济是指“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反倾销 (Anti-dumping)、反补贴(Countervailing)与保障措施(Safeguards)等贸易救济措施是一种行政救济,而对该贸易救济行政措施的司法审查,则是司法救济。它们都是运用公共权力保护私权益的一种方式。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价格歧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
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是新形势下我国商务工作及WTO后过渡期应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融合国内外两个市场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平贸易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我国贸易发展形势,通过对温州这个城市经济以中小企业占主导的城市的实证分析,结合温州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争取公平贸易环境,防范和应对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