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或达成学习目标时经常使用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总和。比格斯(John B.Biggs)将学习方式分为表层式、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方式三种类型。据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表层式、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动机和表层式、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策略六个方面的采用情况进行调查。21世纪科学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和激增,因此教育的重心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乐学”和“会学”。国内高中生生物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完满地发展。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新课改倡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深层式转变。目前高中生生物的学习方式的现状如何?是否需要转变高中生生物的学习方式?如何转变高中生生物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对高中生生物的学习方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才能给出切实合理的转变建议和对策。然而国内外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大多是在理论层面上,对高中生生物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还是很少的,使得高中生生物学习方式的深入研究缺少第一手的数据资料。鉴于学习方式对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及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且顺应新课改理念的要求,笔者在学习方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学习过程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高中生生物学习方式的现状,并为高中生生物上转向深层式学习方式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对策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梳理了学习方式转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学习方式研究的现状;其次对学习方式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并着重比较和分析高中生生物学习上采用表层式、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方式的表现。在调查研究方面,以改编了比格斯的《学生学习过程问卷》为工具,对广西桂林市任远中学、中山中学和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三所不同层次学校的475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进行生物学习方式现状调查。并通过统计软件Office Excel2003和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广西桂林市高中生生物学习方式总体情况,以及对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高中生在生物学习方式上进行比较。调查研究结论:(1)在生物学习中,高中生显著倾向于采用深层式学习动机、成就式学习策略和深层式学习方式;(2)在生物学习中,层次较低的学校的高中生显著倾向于采用表层式的学习策略和方式;层次较高的学校的高中生显著倾向采用成就式学习动机、策略和方式,以及深层式学习动机、策略和方式;(3)与高二和高三学生相比,高一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显著倾向采用表层式学习动机、策略和方式;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二、高三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显著倾向采用深层式学习动机、策略和方式以及成就式学习动机、策略和方式;(4)不同性别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所倾向采用的学习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在对策研究方面,为使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上向深层式学习方式进行转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社会和家庭要转变观念、要重建学校文化、生物教师要转变学习观和学生观、采取多样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生物学习评价、培养和激发高中生生物学习动机的方法以及改善高中生生物学习策略,使其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和学习求助策略等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