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松和火炬松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然而,松针褐斑病的大面积流行制约了其在我国南方的发展;黑松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和造林树种,在日本深受欢迎,但却受到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目前,通过抗病选育的方式选出了一批优良的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家系并建立了种子园,但抗病种子产量有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方式快速扩大繁殖现有的抗性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以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发生建立了湿地松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用含高浓度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湿地松成熟胚12~36小时,吸干后转移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一个月后即可诱导产生不定芽。经60 mg/L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12~24小时后,不定芽诱导频率及平均每外植体产芽数达到最高,但芽体较小,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慢。经30mg/L 6-BA的液体培养基处理12-36小时后,不定芽诱导频率较低,但不定芽较健壮,在继代培养基中伸长较快。6-BA浓度大于80mg/L时不利于外植体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伸长的不定芽在改良1/2GD+NAA0.05mg/L的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可形成不定根。 (2) 以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建立了湿地松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细胞分裂素即可诱导湿地松丛生芽的发生,6-BA效果优于KT;培养基中配合使用生长素较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效果更理想。基本培养基、6-BA及NAA的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诱导有较大影响。在改良GD+6-BA4~5 mg/L+NAA0.05~0.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已分化的丛生芽继代在无激素或添加活性炭或生长素(NAA或IBA)的GD培养基中伸长较快;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6-BA3.0 mg/L+NAA0.1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较快。将嫩梢切下置于附加NAA0.05mg/L或IBA2.0 mg/L或NAA0.05 mg/L+IBA2.0 mg/L的1/2GD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均可形成不定根,生根率分别为53.3%、51.6%、64.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85%。 (3) 采用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黑松、火炬松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较适合黑松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GD+6-BA4~5 mg/L+NAA0.1 mg/L,诱导率在90%左右。火炬松在改良GD+6-BA4 mg/L+NAA0.02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率较高(86.7%)。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或微量生长素明显促进火炬松的伸长,对黑松丛生芽则无促进作用。较适合黑松丛生芽伸长的培养基为无激素的改良GD培养基,但其伸长速率比火炬松、湿地松低。将黑松、火炬松嫩梢切下置于附加NAA0.05 mg/L的1/2GD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均可形成不定根,但生根率很低,分别为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