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明导电电极在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有机光伏电池(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OPVC)等。同时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发展也推动着以可穿戴设备为首的下一代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在透明导电电极的性能表征中,透过率和电导率是所有衡量透明导电电极的性能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参数。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电极为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电极,但是由于铟材料的短缺以及ITO电极制备成本过高,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手寻找一种合适的ITO替代材料。银纳米线在有机柔性光电子的应用中因为其优良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被当作最有前景的ITO电极材料的替代材料之一。银纳米线在应用中显示出了高透过率、高导电率和优良的机械性能。但是,银纳米松散的特性以及由于银纳米线之间的空隙导致的绝缘性阻碍了银纳米线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在银纳米线上混合金属网格结构来提高银纳米线薄膜的导电性并允许近100%的光传输通过网格中的“漏洞”。本文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打印银网格然后结合银纳米线薄膜来制作混合透明导电电极。通过喷墨打印的银网格连接了银纳米线之间的空隙提高了整个混合电极的导电性,同时银网格固化了松散的银纳米线,加强了纳米线与纳米线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整个银纳米线薄膜的机械稳定性。这样使得银纳米线薄膜从硅片上剥离得更加完全从而使混合电极得到一个更加平整的表面。该打印的银网格和银纳米线混合电极的方块电阻低至22.5Ω/□,同时透过率达到了87.5%。这个特性相较于单独银纳米线电极45.7Ω/□的方块电阻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与玻璃ITO电极20Ω/□的方块电阻和89%的透过率也非常接近。此外,该电极利用了旋涂和剥离光交联聚合物的方法制备柔性衬底,因此具有非常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平整性。我们还通过将此混合透明导电电极用来作为有机发光器件的阳极来测试该电极的实用性。该OLED器件的亮度最高达到10000cd/m2,同时电流效率最高达到了12 cd/A,另外该器件还表现出了非常优良的柔性特点,该柔性发光器件在弯曲测试半径达到2mm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非常稳定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最后我们得出结论Ag-grid/AgNW混合电极制备的柔性器件的优良性能充分体现了利用喷墨打印银纳米粒子结合银纳米线制成的混合透明电极能够应用于高质量的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