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研究与意义疼痛可能因情志引起吗?医学一直在研究人的生理与情志的关系,尤其是做为一种常见症状的痛觉,它的复杂的生理与情志的关系.最主要的方面是疼痛的情志管理.本研究讨论疼痛相关情志影响疼痛的感知和治疗,尤其要讨论减压治疗作为整体疗效的部分,减压治疗足以减轻疼痛这一普通医疗现象.研究提示疼痛相关的情绪减少确能缓解疼痛.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对腰痛患者的疗效.A.疼痛治疗B.相关情绪减压止痛治疗ⅱ.研究方法83例患者均为慢性腰痛,活动受限,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X--线提示第4,5腰椎单纯狭窄,无神经损伤,所有病例观察前均接受西药治疗15天,无显效.在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记录病史,对疼痛进行评估,并用GAD--7检测对患者的情志情况进行评估并签署研究许可表.将患者无差别地分成两组:A组接受单纯的疼痛针灸治疗,B组接受减压疼痛针灸治疗第一组以理气活络止痛为治疗原则,第二组在理气活络止痛的基础上加疏肝解郁穴位。两组患者均接受十次针灸治疗,最初每周两次,每一次持续二十分钟.第二组疗效优于第一组,到治疗结束,两组疗效相当。ⅲ.分析结果急慢性疼痛患者,情志状态对痛觉感知和应对有明显影响.临床和实验观察表明,对疼痛的预期和焦虑可以增加痛感.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均可导致疼痛,并可能导致血瘀,进一步阻碍循环并成为疼痛新原因.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疏泄气机.肝气郁滞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阻滞,从而影响血液运行.肝血濡养肝脏本身和其它组织器官.情绪状态是精神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中医认为脏腑的生理功能是情志反应的基础.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心情愉悦,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处于平衡协调状态.相反,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则引起情志异常,抑郁,烦躁等.这就是所说的肝郁气滞.肝和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循环和精神情志两方面.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调节血量.心主神明,肝主情志.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由心所主,肝所藏.心肝功能协调共同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首先精神抑郁会影响气机的条畅.情志精神活动是气的功能表现.抑郁导致精神受损,从而影响气机.尽管不同的情绪反应对气机有不同的影响(怒则气上悲则气消等)但所有的不良情绪反应都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气滞.中医认为所有精神情志都具有意识和无意识两方面.每一个器官都与一种精神情志状态相关: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魂属于肝,魂是意识的另外一个层面,不同于神志但与神志有关.魂是精神的一个方面,它和神的理性不同,而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另外,魂也协助神志活动.肝气疏泄,魂与神的活动则协调.这是一方面,在精神层面上,肝是协调器官.魂与心一起感受刺激和情绪,从而调节疼痛.ⅳ.结论精神情志影响痛觉.研究结果表明减压治疗疼痛比单纯治疗疼痛疗效更快.研究的最后阶段,两组疗效相当。分析理气活络止痛方法虽然最初没有针对减压目标,但此方法仍能起到改善情绪的目的,只是疗效发生速度上不及第二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最终结果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