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为了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用地供给矛盾问题,全国先后在多个省份开展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以此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结构,保障社会经济良好有序发展。本文将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理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查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情况与社会经济情况,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及生态保护情况,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因子的分析与选取,建立了低丘缓坡资源数据库。运用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运用ArcGIS软件平台的空间分析运算功能,获得全区评价结果。同时根据中心城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本研究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生态用地保护为目的,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奉化区中心城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将之与中心城区的低丘缓坡资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对其资源进行优先识别。旨在为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以及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奉化区低丘缓坡资源调查分析。全区低丘缓坡资源面积有766.7 km~2,占整个区域的土地资源面积的60.09%。剔除已开发利用和禁止开发利用的地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奉化区具备开发潜力的低丘缓坡资源约有184.55km2,且多为坡度较小,海拔较低,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地块,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2)低丘缓坡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奉化区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分在17.649-83.719分之间。并依此将全区低丘缓坡土地分为4个等级:一类用地(适宜开发)、二类用地(允许开发),三类用地(限制开发),四类用地(禁止开发)。(3)中心城区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分析。针对中心城区对生态用地保护的现实要求,将中心城区的资源划分为优先开发型、适度开发型、限制开发型与禁止开发型这四大类。奉化区中心城区处于低安全水平的禁止开发类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占总资源比最高,达到59.78%,处于安全水平较高的适度开发型与优先开发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分别占比11.83%与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