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发酵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及其发酵剂的研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香肠(fermented sausage)又叫做生香肠,是指将猪肉或者牛肉连同其脂肪绞碎加入糖、盐和香辛料等混合后,加入发酵剂一起灌入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一种具有稳定的微生物特性和典型的发酵风味的肉制品。在传统的香肠生产过程中,依靠的是环境中的微生物和原料肉本身的微生物共同作用,没有特定的加入纯培养的微生物,存在着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易被杂菌污染等问题。为了获得较好质量的产品,在发酵香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可以起到发色、抑菌、增加风味等作用。但是亚硝酸盐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和易形成致癌物质也是不容忽视的。实现中式香肠的无硝或减硝生产已经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课题采用一株从侗族酸肉中分离得到的产NO的乳酸菌希腊魏斯菌Weissella hellenica1501(以下简称1501),分别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下简称L.p)、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以下简称L.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以下简称P.p)复合使用及单独使用发酵香肠,不加亚硝酸盐。并与传统的添加亚硝酸钠生产的香肠作对照,研究几种不同的发酵剂对香肠的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的菌种组合。研制可直接用于中式香肠生产的干粉发酵剂。为无硝香肠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L.s及P.p与1501复合使用,以及1501单独接种的香肠为实验组,在制作时不添加亚硝酸盐,研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变化,并与传统的添加亚硝酸钠生产的香肠作对照。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香肠中乳酸菌是整个成熟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在整个发酵成熟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细菌总数与乳酸菌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大肠菌群呈现下降的趋势,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测定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的理化指标的变化发现,接种发酵可以较快降低香肠的pH值,pH值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水分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各组差异不显著。5组香肠的非蛋白氮含量和蛋白水解指数、挥发性盐基氮和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在整个发酵成熟过程中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L.p+1501和P.p+1501组香肠具有较好的蛋白质水解能力。L.p+1501组香肠可以较好的抑制香肠腐败和防止氧化。在接种发酵剂的4组香肠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都显著低于亚硝组的残留量。通过颜色参数的测定,发现L.p+1501组香肠色泽最鲜艳,与亚硝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其它接种发酵组香肠有显著的差异。2.通过测定5组香肠的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L.p+1501组香肠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接近亚硝对照组,而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5组香肠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L.p+1501组香肠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较接近亚硝组。5组香肠中主要的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以及少量的烃类和呋喃类化合物。通过感官评定,综合分析确定L.p与1501为最佳的生产香肠的菌种组合。3.采用L.p与1501为试验菌种,通过对离心收集条件的选择,确定了6000rpm/10min为两株菌的最佳的离心收集条件,此时两株菌的离心收得率最高分别为89.43%和91.00%。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L.p的最佳复合保护剂的配比为15%脱脂乳、5%蔗糖和7.5%L-谷氨酸钠,此时菌体的冻干存活率为98.23%。1501最佳复合保护剂的配比为15%脱脂乳、10%蔗糖和2.5%L-谷氨酸钠,此时菌体的冻干存活率为98.69%。将两株菌的冻干粉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下保存,确定了最佳的保存条件为-20℃,真空封存。4.使用制作好的两株菌的冻干粉制作香肠,同时与液体扩培接种和传统发酵的香肠作对照,测定了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冻干粉制作的香肠与液体扩培接种的香肠的品质差异不显著,说明干粉发酵剂适合用于制作发酵香肠。
其他文献
本文在晚唐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从诗歌体裁的角度出发,对晚唐五言古诗的实际创作情况进行较为清晰的梳理。古体诗,是唐人近体确立之后才真正有之的相对诗歌体裁。由于声律系
国内首次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并以通河县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以合作社负责人领导能力、服务人员受教育程度、科技服务资金投入等8个指标对其进行
本文以8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宁麦9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供钾水平对冬小麦植株各部位的钾素含量和积累量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探讨了小麦不同叶位钾含量
本研究以AA肉鸡为试验对象,通过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油脂及油脂组合,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油脂及油脂组合(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对肉鸡骨代
目的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实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代谢和基因表达等途径的角度探讨槲皮素对Hcy合成和分解的影响,尤其是槲皮素对Hcy代谢过程中重要代谢产物和关键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贫富收入差距加剧以及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而研究范围一般也限
大型复杂项目的质量管理由于受到网络临时性及不稳定性的影响,参与方间质量水平层次不齐,难以达成质量一致性的目标。虽然复杂项目在标准化管理的框架下已经具备一定系统性管
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TPC)自动纤维铺放(AFP)原位固结技术,开展热塑性复合材料AFP装备技术研究,分析AFP平台的功能需求,提出平台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开发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铺丝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选择
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路径依赖模式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实现其人口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城镇化方式来进行的。而本文对1978—2002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