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FDI给东道国带来了充足的资本,先进的技术水平,优异的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的工作岗位,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江苏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自2003年以来,每年引入FDI的金额始终保持在全国首位,2009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253亿美元,占全国的28.1%。
在按照支出法衡量的2010年的国民收入中,我国居民的消费只占34%,而同年美国的这一数据为78%,比我国的二倍还多。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基础上的,持续能力很弱。因此,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等目标,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鼓励居民消费,使得消费成为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消费就必然要增加居民收入,而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收入,所以扩大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很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江苏省外资企业的人均工资收入是国内企业的三倍,加大FDI的引入,增加工作岗位数量,可以有效的解决失业人口问题,并且增加居民收入,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通过劳动就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FDI推动江苏省劳动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具体研究FDI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在实证部分,本文运用了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来衡量FDI影响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就业人数每上升1%,只能引起产出增长0.17%,并且在统计上也不显著。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FDI对劳动就业的间接促进效应很难量化,数据也很难得到,本文只针对FDI对劳动就业的直接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降低了FDI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例太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的结果。
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以及江苏省FDI、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