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家”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具有名词性含义和代词性含义。名词性含义简单,易掌握,但是其代词性含义因为可能指代的对象繁多,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较难掌握。我们的研究综合语料库统计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试图了解中级留学生对“人家”的习得情况,进一步掌握其习得顺序以及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方面。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我们选择这个语言点进行研究的原因,研究的范围、内容以及意义,还有三种理论基础,最后还说明了本研究的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研究述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即针对现代汉语语言本体的研究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于“人家”多种用法的研究,学界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还有很多研究将“人家”与其他相近的词汇进行比较,但是极少有人将本体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上面。我们梳理了现代汉语本体研究中各家对“人家”的归类和解释,并对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仅有的一份关于“人家”用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样本内中级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我们考察了国际交流学院四个班的中级留学生对“人家”多种用法的掌握情况,也对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进行了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中级留学生对“人家”多种用法的习得效果存在不均衡现象;2.对于“人家”多种用法的习得,男女生的习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3.中级前段和中级后段在“人家”一词使用上偏误率的差别不大。第四章我们从“分梯度进行讲解”、“情境教学法”、“重视交际性练习”、“注意讲授方法”以及“正确面对学生的回避心理”这五个角度分别给出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