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作为西方的舶来品,经过三百年的接触,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慢慢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油画家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背景下,对西方油画进行思考和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意象油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中国意象油画与传统的西方油画不同,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生成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美学品格。中国意象油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风格与流派,它是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对中西绘画语言的融合与转化的结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美术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情感表现,因此艺术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无论艺术选择或借助怎样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它总是文化意识的反映。所以,特定时期或年代的文化结构总是在艺术语言或审美风貌中自觉不自觉的体现出来。同时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西方的文化思想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是两个独立的存在,是对立的;中国的文化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西方传统绘画在艺术创作中,强调的是“模仿”“再现”与“表现”,而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创作中,主张的“天人合一”,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实现情与景的统一。中国的美学体系是以意与象、情与景,以及二者的融合为核心的,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等等。中国绘画又名为写意绘画,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写意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中国意象油画依然采用西方的艺术语言,同时却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再强调三维空间;意象造型也讲究主客观的统一;吸收中国水墨干湿浓淡的特性,将笔法的皴擦点染也与西方绘画的笔触与刀法结合起来,在色彩表现上不是照搬大自然的颜色,而是更多的加入了主观表现性的色彩。中国意象油画家们在努力探索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能够创造性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艰难的时间道路,在中国画坛占了一席之地,对中国画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当代性要求我们的油画家们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发掘新的素材,关注人们生活状态,进而使作品越来越有“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