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长久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作用和历史人文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的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再加上建国以来,国家优先发展东部的宏观战略,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是显著,尤其表现为,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劳动者综合素质较低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全局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国家在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国家的角度上给予西部地区各种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补贴,税收上的减免,同时帮助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建立对口支援等,这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分析了发展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导致现状的原因,包括历史的、现代的、地理的和人文的,最后西部发展滞后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自然环境、名族多样性、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这些都是影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外商投资和产业转移为例,采用建立博弈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方力量之间的博弈,主要是政策上的博弈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并且从博弈的结论出发,对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在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资源配置、发展动力、发展速度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资源配置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同时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必要时辅助以计划配置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发展动力方面,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教育发展以及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电子商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发展速度方面,西部地区要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有利的宏微观环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早日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在发展对策上,要从宏观上,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实现产业的开放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