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视域下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传播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面对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众文化,在《启蒙辩证法》书中将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认为其是“作为大众欺骗的一种启蒙”(1)。在21世纪媒介不断发展的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作为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中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开始播出那天起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由于科技的发展、受众需求的增加,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势如破竹且热度居高不下,逐渐形成了流水线式工业生产传播模式与固化的受众圈层。2021年5月,国内选秀节目的粉丝为助力其喜欢的选手而进行不当消费行为,以另一种方式引发了更大程度的社会关注。其实在该“倒奶事件”发生前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已成疲态,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现象非常严重。针对这些现象,以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工业理论视域下的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传播机制进行研究讨论,以期对之后国内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以文化工业为视角,研究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传播机制。首先,对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和文化工业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文化工业视域下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的类型、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文化工业理论的的发展概况做一定了解,为之后对文化工业视域下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传播机制的论述打好基础。其次,对文化工业视角下选秀类综艺节目的工业生产传播机制进行分析,把握其生产传播机制的内在逻辑。最后,分析出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传播对策,对文化工业视域下的国内选秀类综艺节目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王弼的著作《老子注》《老子微指例略》《周易注》《周易略例》,是刘勰使用的许多概念、术语、认识论和修辞模式的重要来源。二人都关注“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由此达致最为根本的“道”。二者的区别是,在王弼看来,言不尽象,象不尽意,而“道”则更是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而刘勰声称,在“隐”的写作模式中,作家可以通过巧妙地使用含蓄的语言,进入一个超越文字的无障碍境界。因此,《文心雕龙》中的“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型仓储、管廊、地库等建筑设施已成为现代城市基本组成部分。目前建筑领域基于人工测绘及扫描仪等技术存在构建环境地图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数据采集的时效性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SLAM理论设计了一种自主移动测绘的机器人及三维建图系统。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融合超宽带及里程计传感器数据实现机器人室内精确定位,基于因子图模型构建激光雷达、超宽带里程计后端联合优化建图,实现室
文章指出了英语翻译对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影响,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阐述中西方差异的主要表现,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提出英语翻译中需要进行跨文化视角转换。同时指出英语翻译需注意主体间视角的转变、正面和负面词的转换、词性之间的转换、形象转换等技巧。进一步提出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注意事项,注意保留原文的品位和内涵,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融合点,促进国际文化交
采用量性研究方法对ICU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了解ICU护士道德困境和伦理气氛认知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ICU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为43.00分(24.00,67.00),伦理气氛认知得分为(3.44±0.3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困境总分与关怀型伦理气氛呈负相关(r=-0.131,P<0.05),与功利型伦理气氛呈正相关(r=0.297,P<0.01)。护理管理者在临床工作中
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是涉及子女成长生活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子女抚养权归属的确定,更是有关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处理子女事务的通识性原则,理应作为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基本原则。所以该原则在子女抚养权争议中的正确适用对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2021年颁布施行的《民法典》虽然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做出了规定,为实务中抚养权纠纷提供了指导,但由于规定过于空泛化且司法解释中的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中越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唐代唐诗兴旺发展,传入越南后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还把唐诗翻译成越南语供后代研读。唐诗的翻译不仅是表面的字面转换,更是内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本文就唐诗越译的三个版本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如何保留唐诗韵律的同时展现出唐诗所言之意的翻译技巧。
<正>根据《旧约》的记载,大洪水过后,上帝以彩虹为证,与大地立约,洪水不再泛滥,但诺亚的子嗣却开始怀疑上帝的誓言,造巴别塔,作为一条通往天堂的路。塔身高耸入云,惊怒上帝——"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1]彼时的人们拥有共同的语言,上帝便将他们的语言弄乱,人们彼此交流有了障碍,逐渐四散各处,巴别塔和它那未完成的城便也被废弃了
期刊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的旗帜型人物,九十年代初登文坛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创作至今笔耕不辍,佳作频出,并且多次获得文学大奖布克奖和大书奖。作家创作中个人创伤与时代创伤相互交织,人物与时代的创伤性是小说鲜明的创作特色。然而,对文本中创伤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是个盲点。本论文将创伤概念与叙事学相结合,对作品中人物的创伤进行解读,分析乌利茨卡娅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艺术。本论文包括绪论
<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与先行者,推进公司治理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公司治理在我国也逐渐从一个实践问题,扩展为一个研究领域,进而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企业改革方面,全会要求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多层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