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商业广告语篇中言据性特征的对比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言据性研究是一个颇受语言学家青睐的课题。言据性(evidentiality)主要是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以及可靠性的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功能主义逐渐兴起,Chafe和其他国外语言学家不断丰富了言据性研究,他们指出言据性不仅表明信息来源,还表明对该信息真实可靠程度的承诺。中国的语言学家也致力于言据性的研究,包括胡壮麟(1994,1995)、张伯江(1997)、牛保义(2005)、朱永生(2006)、房红梅(2006)等语言学家。在这些研究中,胡壮麟对语篇分析中的言据性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胡壮麟对新闻报道及论辩语体的言据性特征做出分析,表明言据性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重要文体,广告长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从文体角度、社会文化角度及系统功能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形式,通常为了实现传递信息,改变大众对广告商品之态度。言据性是研究信息的来源及人们对信息的态度,以此看来,言据性特征对广告语篇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然而,很少有语言学家研究广告语篇中的言据性特征。本文希望通过对广告语篇中言据性研究能挖掘出言据性的实用价值。  本文从报纸杂志中分别筛选了50篇英文商业广告和50篇中文商业广告。同时,本文采用了胡壮麟的模式作为分析理论框架,为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1、英汉广告语篇中言据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英汉广告语篇中言据性使用有什么异同?  3、英汉广告语篇中的言据性体现的语篇特征是什么?  本文用定量研究及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本文先对据素的频率及分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胡壮麟的分类,本文将对各种据素进行详细阐释并分析其可靠度,不同种类的据素具有不同的可靠度,言据类型的不同会促使不同语篇类型,从而构建不同的语篇特征,所以言据性是一种语篇分析的有效手段。  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首先据素在英汉商业广告语篇中出现频率低,并且据素在分类上分布不均。并且,零据素在广告语篇中出现频率较高,成为广告语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次,英汉广告语篇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带有据素的英汉广告语篇中,认知方式占主要地位。其中以归纳和推理为主。英汉广告语篇中的词汇据素在意义上和功能上几乎是对等的。英汉语篇的不同之处在于据素的使用。英语广告语篇中的假设/演绎据素频率明显高于中文广告语篇中的假设/演绎据素,并在英语据素中占很大比例,而汉语广告语篇中言语/传闻据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英文广告语篇中言语/传闻据素。英汉商业广告语篇中据素的使用反映了语篇的交互性和客观性特征。  本文希望从语篇层次上对言据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英汉广告在使用据素方面的语篇特征,证实言据性研究是语篇分析的有效手段。言据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对广告语篇的研究,并且有利于人们能对广告语篇做出进一步的了解。
其他文献
本文对某公司Na2S项目中的蒸发器加热室换热管进行了流体诱导振动计算与分析。通过计算发现,通道入口处蒸汽流速较大,从而产生卡曼旋涡及紊流抖振,其中卡曼旋涡的频率与换热
波纹管是高效换热器,特别是余热回收和地温差换热器中广泛使用的核心换热元件,其刚度特性对换热设备的寿命影响巨大。本文以波纹管的实际约束和受力状况为基础,采用限单元法
本文共分为六章,从理论研究到实例分析,逐层深入,探讨了广告翻译中可采取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手段。同时,本文证明了一些与传统的对等翻译标准相背的翻译方法比如删减与改译在广告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