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爱尔兰作家。他对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和先锋文学有着卓越贡献。根据其本人从懵懂孩童到成年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乔伊斯创作了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一名年轻的爱尔兰天主教徒的文学,道德和精神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主人公对于当时社会文化加诸其身的种种限制和压迫做出了抗争。本文拟从“酷儿”理论角度来解析文中人物的令人疑惑的性别身份。“酷儿”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它倡导人的性别身份不是天生的和静止的,而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并处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酷儿”理论反对把人类性别身份简单的归于“男”或“女”两类,这种两极化的分类是有害的。“酷儿”理论经由赛吉维克等文学批评家被应用于文学批评中。乔伊斯对于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诸多人物的性别身份都有突破传统性别二分法的描写,给读者造成困惑。鉴于此,本文利用“酷儿”理论解析文中人物的性别身份问题。本文认为,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很多人物都突破了乔伊斯时代严苛的性别规范,挑战了当时男性应当遵循的父系社会规则。本文运用“酷儿”理论对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非传统的性别身份进行剖析,解读了小说中流行于天主教寄宿学校中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主人公的流性人之旅,以及斯蒂芬对于祖国爱尔兰的乌托邦式的性别身份重塑。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介绍作家作品,回顾有关这部作品的评论,以及本文的选题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酷儿”理论及其主要主张。同时,在本章中还介绍了乔伊斯的酷儿属性,从而解释了“酷儿理论”作为分析理论与小说的契合。第三章分析父权制下的天主教社会中流行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第四章勾勒了斯蒂芬的流性人历程,即在同性恋身份和异性恋身份之间的摇摆。第五章论述了主人公对于祖国爱尔兰的性别身份定位的追求与重塑。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陈述本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