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临安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流动经营者进城数量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临安城市流动经营者的主要构成部分,并明显呈现出聚集化、季节化、流动化等特点,对其进行研究显得颇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临安市流动经营者特征和管理状况,以及规范管理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基于流动经营者和市民两个视角分析临安市农村流动经营者进城对城市管理的影响,提出临安市流动经营者管理的对策。主要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1)流动经营者特征分析表明,流动经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5岁之间,两区有一定的差异性;女性多于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流动经营者当最主要来源于困难家庭成员、外来务工者和下岗工人。(2)流动经营者经营特征分析表明,主要经营的商品为小百货和熟食、小吃和水果;用地摊摆卖的形式最多,以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游走叫卖次之;绝大多数都是进行单时间段经营,两个样本点略有差异;大多数商贩是除了雨天、冷天等特殊情况外天天准时经营;大部分商贩的经营时间都已经在半年以内或者半年到一年之间,或者三年以上;商贩在经营中之所以没有选择固定摊位经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市场收费或店租高,其次为生意清淡。(3)在流动经营者管理方面,已有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较为被动;城管在执法中,所使用暴力执法手段进行执法的情况还并不多见;商贩对于城管执法的满意度也较高。(4)在集中规范管理方面,大部分流动经营者会积极响应集中规范管理的模式;大部分商贩选择了最低项3-5元/日或者是其他中的更低项。Ologit模型分析表明,流动经营者的受教育情况、经营频率、从事流动经营的时间以及对于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卫生影响的认知对于商贩相应集中规范管理有显著影响。(5)在流动经营者经营活动对于城市管理的影响方面,商贩大部分不认可流动经营者经营给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形象、市场秩序等带来不利影响;市民大部分认为流动经营给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形象、市场秩序等形成了负面影响;市民会因为购买方便、价格低而向流动经营者购买商品;流动经营者的存在是因为存在需求和供给,而因为存在管理体制的漏洞才导致了流动经营者的存在,流动经营者的存在有其经济学上的合理性。由于有存在的经济学合理性,再加上管理体制上的一些漏洞,从而才导致流动经营者的客观存在。(6)在借鉴国内其他地方流动经营者管理模式以及对临安市流动经营者、市民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临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出了一种三位一体的流动经营者治理公共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