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洲,每年新确诊的前列腺癌多达260万,占男性肿瘤的11%,占欧盟死亡人数的9%。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死亡率居第二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位于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的第3位,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病临床早期症状少,50~80%以上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时机。目前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经过中位时间14-30个月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病变都逐渐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为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出了难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最终都将产生激素抵抗,导致肿瘤进展,患者病情恶化,而当前包括化疗、放疗、同位素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尚不满意。经过多年的探索,2008年我院专科吕立国对14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规范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扶正抑瘤方药治疗,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1.0%,潮热症状发生率为22.4%,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3.8%,乳房肿痛发生率为11.7%。2010年我院专科古炽明在前期证候调查的基础上,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采取扶正抑瘤法治疗,结果显示扶正抑瘤法对改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78.94%。我院统计2005年至2011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20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显示,相当多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时间明显延长,患者PSA水平等客观检查指标同步好转,个别病人甚至达到临床痊愈。我院的前期研究还发现,在影响PSA及骨转移指标等方面,扶正抑瘤法干预措施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过程中与现代医学的内分泌及同位素治疗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达到“祛邪”的目的。中医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逐渐显现出其临床优势,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因病机特点而辨证施治,能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还可减少激素副作用及并发症。但应用中医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生存期是多少呢?预后因素有哪些呢?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此设立本研究。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从607例前列腺癌患者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1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索扶正抑瘤法对晚期前列腺癌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生存期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疾病发展阶段、病理分期、肝肾功能、电解质、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探索中医扶正抑瘤法的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因素,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前列腺癌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17日至2013年5月15日广东省中医院21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并对资料库病人进行随访追踪,记录其生存时间,对随访患者BMI指数、检验指标、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疾病发展阶段进行数据分析,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一元性相关回归分析判定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因素,选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生存率分析运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制定相关生存益线图,对两组或多组生存率进行比较时,应用Long rank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应用中医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6.81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44%,标准误为3%,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的95%置信区间为44%±1.96×3%,即(38.12%,49.88%)。AIP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HRP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2.本次研究发现晚期前列腺癌证型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淤、痰浊、湿热、毒邪,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其中气虚占92.9%、血淤占80.7%、肾占70.4%、阳虚占60.5%、痰浊占36.6%、脾占35.2%、湿热占28.6%。3.对21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扶正抑瘤治疗,其中IHT治疗者有120例,MAB治疗者有47例,放疗35例,化疗11例。对去势方案进行了探讨,手术去势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药物去势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8.453,P=0.004,药物去势组的疗效好于手术去势组。对内分泌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IHT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 MA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0.668,P=0.414>0.05,IHT组的疗效与MAB疗效无差异。对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上进行了探讨,比卡鲁胺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氟他胺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0.779,P=0.378>0.05,比卡鲁胺组的疗效与氟他胺组疗效无差异。4.高血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非高血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3.111,P=0.078>0.05,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生存预后与非高血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非糖尿病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3.207,P=0.073>0.05,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的生存预后与非糖尿病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相关检验指标与生存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检验指标有血清氯,血清钾,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血清球蛋白,碱性磷酸酶,尿比重,血小板计数,肌酐,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结合胆红素,血清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19个影响指标与前列腺肿瘤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用方差分析对包含常数项的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Regression回归,SS回归=21137.174,其自由度为19,MS回归=1112.483;Residual残差,SS残差=182263.695,其自由度为164,MS残差=1111.364。F=MS回归/MS残差=1.001;可见经F显著性检验,F=1.001,p=0.463>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通过相关方差分析未发现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6.本次研究也探讨了身高、体重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用方差分析对包含常数项的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Regression回归,SS回归=470.576,其自由度为1,MS回归=470.576:Residual残差,SS残差=89050.501,其自由度为128,MS残差=695.707。F=MS回归/MS残差=0.676;可见经F显著性检验,F=0.676,p=0.412>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生存期不存在相关性。7.本研究从年龄方面进行了生存期的探讨,78岁以上年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8个月,78岁以下年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胙7.97,P=0.005<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两组的生存率存在差异,78岁以上年龄组的生存期长于78岁以下年龄组。8.本研究从病理评分上进行了生存期的探讨,Gleason评分<8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8个月,Gleason评分≥8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对两个组的生存率进行Log rank检验的结果:Χ2=25.19,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两组的生存率存在差异,Gleason评分<8分组的生存预后好于Gleason评分≥18分组。结论:1.应用中医扶正抑瘤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6.81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44%,标准误为3%,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的95%置信区间为44%±1.96×3%,即(38.12%,49.88%)。AIP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HRP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2.本次研究发现晚期前列腺癌证型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淤、痰浊、湿热、毒邪,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其中气虚占92.9%、血淤占80.7%、肾占70.4%、阳虚占60.5%、痰浊占36.6%、脾占35.2%、湿热占28.6%。3.对21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扶正抑瘤治疗,其中IHT治疗者有120例,MAB治疗者有47例,放疗35例,化疗11例。对去势方案进行了探讨,手术去势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药物去势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个月,药物去势组的疗效好于手术去势组。对内分泌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IHT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MA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IHT组的疗效与MAB组疗效无差异。对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上进行了探讨,比卡鲁胺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氟他胺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个月,比卡鲁胺组的疗效与氟他胺组疗效无差异。4.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期晚,病变范围较广泛,多脏器受侵多,体质状态相对差,合并病多,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常见,合并病和恶性肿瘤同时存在常使老年患者受到双重甚至多重打击,会加重基础疾病的恶化甚至死亡。故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相关的生活指导与调理,减少相关死亡。5.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相关检验指标与生存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检验指标有血清氯,血清钾,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血清球蛋白,碱性磷酸酶,尿比重,血小板计数,肌酐,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结合胆红素,血清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19个影响指标与前列腺肿瘤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方差分析未发现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6.本次研究也探讨了身高、体重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生存期不存在相关性。7.本次研究探讨了高血压、糖尿病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得知高血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非高血压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糖尿病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非糖尿病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各组之间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8.本研究从年龄方面对生存期进行了探讨,78岁以上年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8个月,78岁以下年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78岁以上年龄组的生存期长于78岁以下年龄组。9.本研究从病理评分上进行了生存期的探讨,Gleason评分<8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8个月,Gleason评分≥8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Gleason评分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Gleason评分越高,生存期越短;Gleason评分越低,生存期越长。Gleason评分可作为预测评判前列腺癌生存的一个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