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仅对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是无法达到水环境质量目标,只有同时对水体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总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总量控制根据水环境的目标或指标确定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污染源之间进行负荷分配。在流域内实施合理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可以消除浓度排放标准与水环境质量标准之『白J脱节和矛盾的现象。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质Ⅱ类标准,处于中等富营养化程度,非点源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对本流域进行包括非点源在内的总量控制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思路:首先,利用密云水库流域近五年1999-2003的监测数据,运用Dillon模型进行水体磷负荷量的估算,允许负荷和实际负荷分别为3.58吨/年和5.93吨/年,根据允许负荷量和实际负荷量确定需要消减的磷负荷量为2.35吨/年。 其次,确定不同污染源对总磷的贡献率。生活污水、大气沉降、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产生的总磷分别为4.62吨/年、4.07吨/年、4.61吨/年、407.61/年吨和5.18吨/年,合计426.09吨/年。其中畜禽养殖对总磷的贡献占总量的95.66%,在畜禽养殖中禽类所占的总磷贡献比重最高达70.09%,而不同乡镇总磷贡献率不同,冯家峪最高,占37.57%;在畜禽养殖中主要是以非集约化畜禽养殖为主,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总磷只占12.49%。 不管是化肥农药、畜禽粪便还是生活污水所产生的总磷都是要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而进入水体,。本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总磷的输出量为10.57吨/年,其中耕地输出的总磷最多,占总输出量的52.41%,其次是林地、城镇用地的总磷输出量,分别占19.02%和17.88%,而河渠和草地占的比重较小。 本文借鉴了点源负荷分配法中的按贡献削减排放量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确定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之间的污染削减负荷分配,分配结果为: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和河渠削减量分别为2.2吨/年、0.8吨/年、0.3吨/年、0.75吨/年和0.1 5吨/年,合计4.19吨/年。 最后,根据污染源的评价和允许负荷量的计算,密云水库的实际负荷量仍然大大超过允许负荷量,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提出了本流域非点源控制管理措施的建议,主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一方面就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另一方面加强畜禽养殖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