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玄参为玄参科(Scrophufariaceae)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fs Hemsl.)的干燥根,是具有滋阴作用的传统中药。文献表明玄参化学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和苯丙素苷两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鲜玄参根部为白色,加工炮制后颜色变黑。玄参颜色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其中部分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文献报:道多以加工炮制后的玄参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新鲜的玄参根部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分离方法从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并运用波谱(UV、IR、MS、13CNMR、1HNMR、HMBC、HMQC、H-HCOSY)手段,结合理化常数,鉴定了5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4种是环烯醚萜苷类。提取分离结果表明,桃叶珊瑚苷的得率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应该与提取原料不同有关。 为了更近一步了解玄参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本文采用HPLC法,多波长检测、梯度洗脱,同时考察了玄参饮片、鲜材直接烘干品、茎、叶等不同玄参样品中桃叶珊瑚苷、哈帕苷、O-甲基梓醇和哈帕俄苷四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对玄参成分加工变化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玄参饮片中四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鲜材直接烘干品,传统的饮片加工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中国药典对玄参的含量测定项只测定哈帕俄苷的含量,但它的含量远不及哈帕苷。另外,鲜材直接烘干品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远大于饮片。以上试验同时说明玄参变黑可能是其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变化的结果。实验同时研究了以上四种成分在区带毛细管电泳和胶束毛细管电泳中的迁移行为,为使用毛细管电泳法快速分离分析进行了初步研究。 2.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成分是牛蒡子苷,含量为4%~5%,同时含有低含量的牛蒡子苷元,牛蒡子苷元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药理活性。本文采用生物水解法,用苦杏仁酶对牛蒡子苷进行水解,结合柱层析得到牛蒡子苷元结晶。研究如何从高含量的牛蒡子苷转化为苷元,对牛蒡子资源开发具有积极意义。结果表明水解彻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