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德里罗小说《欧米伽点》的后现代书写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Don Delillo)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后现代作家之一。迄今为止共创作了17部小说(《欧米伽点》是第15部小说),其作品不但在国际上深受读者追捧,在学术界也享有很高声誉。作品中的大多数以反映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和生活为主,尤其关注大众媒体、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德里罗的作品在构建典型的黑色幽默、反讽、戏仿、不确定性与去中心化等后现代写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其作品深刻地描绘了当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状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困境,充满了人文关怀。受到格拉斯·戈登《24小时惊魂》这部经过特殊处理的电影的启发,德里罗创作了充分体现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欧米伽点》。本论文结合德里罗的创作思想,以不同于其他对此小说有所探究的论文的观点和视角,从后现代主义书写入手,着力从3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1.故事内容的碎片化与不确定性。论文分析了碎片化的故事场景,小说人物的不确定性与作品思想内涵的变化与混杂。2.反传统的叙述。论文从主人公的矛盾性,叙述时间与空间的非线性化及叙述视角的不稳定性入手来阐述小说中叙述的反传统性3、跨越艺术门类的界线:文字文本与影像文本之间的交织与叠加。《欧米伽点》创作的灵感是来源于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惊魂》与格拉斯·戈登(Douglas Gordon)《24小时惊魂》这两部电影,德里罗通过《欧米伽点》建立了文本与影像之间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了哈桑所阐述后现代主义定义的文类混杂的特点。在这一部分,论文重点分析了影像对小说创作的触发,小说特征与影像特征的交融以及电影在小说中起到的至关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和护理),和康复运动组(常规治
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聚集了各类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传统的抽样调查等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城市研究提供了
对GPS接收机检定场短边网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就如何获得高精度的解算结果,就处理过程中提出一些解算方法。对类似GPS工程解算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传统旅游系统只能简单以图文展示景区风貌,不能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针对目前的存在问题和现实需求,结合地理信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旅游信息
利用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模型探讨物质循环结构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效果,以2005~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形,分析循环结构优化的技术需求,并探讨技术创新的
本文介绍了采用GPS技术对矿区井筒变形进行监测时监测网设计要求和实测方案,数据处理所采用的模型和变形分析的方法与结果,并简要讨论了在矿区进行GPS监测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