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术”思想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在其著作《庄子》的《大宗师》、《天下》篇中曾经有8次都提到了“道术”这一概念。从字源上看,“道术”,究其“道”和“术”的本义,都是指一条供人行走的道路。在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道术”由“道路”的本义主要生出了四种相互关联的引申义。而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话语体系中,“道术”代表一种合理的做事方式、方法,是形而上的“道”下放人间的替代物。其实,从老子开始,所论之“道”本就有着浓厚的代表着谋略的“术”色彩。庄子则进一步深化了“道”的这种方法论意味,“道术”这个概念也由此而建立,它是人面对纷繁客观世界的有力抓手,是宇宙本源“道”演变为各种学派具体知识形态过程的中间环节。进一步看,在《庄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关于如何将“道术”具体运用的完整体系。遵循着庄子为我们提供的这条特殊的“道路”,我们就可以到达“内圣外王”的极妙之境。不过,在运用“道术”时,也要去除其中的“机心”因素。追求“道术”最终还要回归于讲究“自然而然”的“道”,正如德国学者海德格尔解释“道”时所说:“一切皆道路”。在先秦学术中,由“道”到“术”的转换趋势就此开始。
其他文献
《庄子》寓言叙事色彩浓厚,对我国文学性叙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学者对《庄子》寓言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形成条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对它进行审视的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当代著名的美学家、符号学家、小说家,文学理论家、诠释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埃科思维敏锐,涉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