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太网成本低,通信速度快,通讯距离不受限制,可灵活组网,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同时具有成熟的技术支撑等优点,这使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各个领域都开始普遍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网络互连设备。让所有设备接入网络已成为当今通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串行通信具有传输协议简单,可靠性高,在近距离数据通信中具有易于实现、安全性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很多终端设备仍采用传统的RS-232,RS-485等异步串行接口。而串行通信存在传输距离短,无法接入主流网络等缺陷。目前在很多应用中的设备数据需要进行远程网络传输,实现集中、全面、准确而实时的监控数据。因此,这些传统设备与现有网络设备存在着互联问题。采用串口服务器可以在不更换旧设备并且避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前提下使串口设备接入以太网并进行数据传输。串口服务器可以使多台串口设备同时接入以太网,实现串行数据通过以太网实时进行传输,与远端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可消除原先串行接口设备对传输距离的限制,实现串行接口设备的网络化管理与监测。文章介绍了串口服务器在基站ID监测系统中的主要意义和作用,采用了内嵌ARM926内核的飞思卡尔iMX257处理器作为硬件核心,使用嵌入式Window CE6.0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以及C#编写系统固件,最终实现了多路串口服务器的完整设计,并且开发了上位机配置软件。本文通过对多路串口服务器的需求分析,完成系统核心模块、串口扩展模块、RS-232接口、以太网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针对串口服务器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对影响串口服务器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数据在串口向网络转发时所存在串口数据分帧技术的问题、数据缓冲区大小问题,并对串口数据分帧方法、数据缓冲区大小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串口服务器TCP/IP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于实际应用的一种工作模式进行运用。在对串口服务器关键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系统固件程序、上位机配置程序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