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干流输沙水量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流域有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点,目前,辽河干流水资源短缺与河道泥沙沉积问题同时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该区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辽河干流输沙水量规律研究较少,理论基础缺乏。鉴于此,论文将研究区域定位在辽河干流,将研究内容确定为水沙规律探索,并应用多种比选计算方法,深入探索辽河干流输沙水量计算方法及水资源科学配置模式。论文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河道演变、洪水过程等环境特征研究入手,对辽河干流未来河道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对辽河干流径流与水资源、10种(0.007、0.01、0.025、0.05、0.1、0.25、0.5、1.0、2.0、5.0mm)粒径泥沙特性及径流与泥沙之间的关系,7个组别(<0.007mm,0.007~0.01mm,0.01~0.025mm,0.025~0.05m,0.05~0.1mm,0.1~0.25mm,>0.25mm)粒径泥沙在水、沙两相流中的作用,悬移质泥沙沿程、随时间泥沙颗粒分布特征,以及床沙颗粒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明晰了辽河干流上游将继续冲刷下切、中游保持基本稳定、下游处于持续淤积的趋势,下垫面、降雨和人为活动是辽河干流泥沙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辽河干流有“东水西沙”的分布特点,泥沙沿程呈现由粗到细的特点。丰水期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小于枯水期泥沙粒径,0.025-0.1m泥沙粒径组是下游河道泥沙沉积的主要成分,0.01~0.1mm泥沙粒径组对输沙水量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沙量法、河道水沙资料法、净水量法和能量法4种方法对辽河干流输沙水量进行了比选计算,经过综合分析各种计算结果认为,应用净水量计算法对辽河干流输沙水量确定更具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应用净水量法计算出通江口、铁岭、马虎山、平安堡和六间房水文站年平均输沙水量分别为772.1、899.9、2551.5、809.5和1310.9m3/t。辽河下游各站汛期、非汛期、全年的单位输沙水量随时间呈现增大、与汛期平均流量呈对数关系、随着平均流量和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综合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冬三月水量、创造平滩流量、针对不同粒径、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综合调配,才能实现输沙用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论文针对不同粒径进行输沙水量研究,打破了以往全沙输沙水量研究模式,在研究思路上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将研究内容确定在水沙规律探索方面,为辽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和高效配置,在解决辽河流域泥沙淤积现实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比选计算,确保输沙水量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其他文献
<正>弄清矿井反风时瓦斯涌出量与风量的关系,对矿井通风、瓦斯管理很有必要。根据水城矿务局和原煤科院重庆所在大河边煤矿的考察资料及1986年贵州各矿的反风试验数据得出规
<正>前言 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一大灾害。当前,无煤柱回采工作面和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研究课题。据统计,我国统配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煤炭产量占统配煤矿产
盛夏,站在荷塘边,你除了静默之外,找不到任何语言来表达、去形容。其实,今年的荷塘和去年有什么两样呢?一样的密密匝匝,一样的碧绿如洗,一样的清雅卓立,一样的风姿绰约,一样
文章总结了我国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我国近期在防突方面的科技攻关方向应该是提高突出煤层的采掘速度
在青岛,只要有山头,就会有成群结队的刺槐“家族”默默无闻地繁衍生息。虽然它不是青岛的市树,但是其知名度和占据的地盘一点不亚于青岛市树雪松及市花耐冬和月季。由于受海
1989~1991年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果,共录11目,28科,130种,鸟类中占北界种77种,占本区鸟类组成的59.23%,鸟类分布主要生境为中低山带阔叶林。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早期给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并监测其耐药性,为CRKP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重
目的探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NCPAP)对重症湿肺新生儿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重症湿肺新生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鼻塞组和面罩
本文介绍了在试验巷道中所进行的煤矿井下木材、皮带、电缆等可燃物的单一和复合的燃烧特性试验,水幕隔绝带灭火试验和液氮雾化喷嘴灭火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燃物复合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