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热解、焦化过程中汞元素形态及迁移规律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fyy5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与相关理论的完善,冶金过程中的痕量元素汞逐步引起人们重视。汞及其化合物虽然含量低,但由于钢铁行业排放基数大,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最重要的是对生物体的伤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生活环境质量问题的重视,我国对于痕量元素汞的排放研究更加重视,并且其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一个新兴的课题。钢铁行业作为排放大户,对痕量元素的探索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首先阐述了煤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对汞元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从煤中汞的赋存状态、理化性、污染情况到现有的除汞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Factsage展示了汞元素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中的迁移规律和形态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高温热解的范围内,汞基本全部析出,进入气相,将近100%的汞以汞单质存在。氧化气氛中,低温时,只要氯元素的存在,使得大部分汞元素和氯元素结合,生成HgCl2,汞与硫结合比汞与氯更难。最后,进行了煤的焦化实验和煤热解试验。研究了煤中汞元素的迁移转化行为。得到了汞向各焦化产物的迁移率,汞向煤气中的迁移率为58.5%,向焦炭迁移率为28.2%,煤中大部分汞元素迁移到煤气和焦炭中;煤热解过程中,温度和恒温时间都会影响汞的形态变化,但是热解温度较高时,恒温时间的长短对煤中汞的释放率影响很小,煤中汞随温度的升高,煤中汞基本析出,挥发进入气相。图38幅;表16个;参93篇。
其他文献
狮泉河电站地区位于西藏西南边陲,行政区划分隶属西藏阿里地区,归噶尔县和日土县管辖。研究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形成了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时期及不同成因的构造彼此共存的复杂构造格局。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以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为主,本次工作是在1∶5万地质矿产调查基础上,对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圈定找矿远景区作进一步工作部署。本文采用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和规范要求,对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区进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植物根际有益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显著的防治作用,且其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芽孢含量是制剂质量的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
近几年来,信息理论,例如新旧信息,信息结构,信息焦点等理论都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以信息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分析探讨英汉同传中,AI口译与人工口译在表达信息焦点方面的异同,为未来AI口译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本文尝试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将AI口译与人工口译在信息焦点表达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建立小型语料库,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根据分析结果总结产生差异的原因,对未来AI口
本文阐述了微波功放非线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系统对微波功放线性度的要求,介绍了提高线性度的几种方法,以便于微波功放设计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