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当下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家庭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房价波动会显著影响居民消费或投资的方向。同时,房价波动还会影响到居民财富总量在不同群体中的转移,从而可能会拉大贫富差距以及引发社会分配不公。在房价波动日趋复杂化以及房价分化特征日趋加剧的现实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对城市房价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透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手段,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必然会对我国住宅价格的运行机制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实践为背景,沿着理论探究—实证检验—政策设计的研究模式,尝试探索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及其波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中,结合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公共品供给以及住宅价格形成机理等相关理论,提出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住宅价格的分析框架,进而从理论层面探索了财政分权对住宅价格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说;通过引入财政分权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等外生冲击,构建了住宅价格波动空间差异模型以及住宅价格投机泡沫测度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以国家统计局重点监控的69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及其波动产生的实际影响,并进而对所构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最后,结合相关研究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结合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实践,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影响的总效应。理论分析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冲击下,纵向与横向激励失衡迫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发生了较大改变,进而通过多条路径对住宅价格产生了差异化影响。由此,财政分权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多种力量叠加的结果。基于FE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模型估计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同时,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性。具体而言,住宅价格越低的城市,财政分权对住宅价格的推动作用越大;并且,财政分权对不同区域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东部区域的作用效果明显较大。2.探究了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的作用机制之一,即通过催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而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以及住宅价格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在财政分权冲击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压力引发了其对土地财政的追逐,并最终影响到住宅价格。据此凝练出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住宅价格的传导逻辑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法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具有正向影响,土地财政推高了城市住宅价格,且土地财政是联结财政分权与城市住宅价格的中介变量;当财政分权度跨越特定阈值时,土地财政对城市住宅价格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这意味着土地财政推高住宅价格只是问题的表象,财政分权冲击才是引发此问题的内在动因。3.探究了财政分权对城市住宅价格的作用机制之二,即通过引发地方政府对不同类型公共品供给的差异化偏好,进而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通过将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以及住宅价格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在财政分权冲击下,横向竞争扭曲致使地方政府对公共品的供给产生错位,并最终影响到住宅价格。据此凝练出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住宅价格的传导逻辑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法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供给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公共教育供给具有负向影响,上述三种公共品均对城市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且公共品供给是联结财政分权与城市住宅价格的中介变量;当财政分权度跨越特定阈值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供给对城市住宅价格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但却弱化了公共教育供给的作用效果。由此,财政分权冲击下公共品配置失衡也是促成城市住宅价格分化的重要因素。4.通过构建住宅价格波动空间差异模型以及泡沫测度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对城市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进而探究了城市住宅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及其程度。依据房价波动理论,通过引入财政分权、居民收入、利率等外生冲击,构建了房价波动空间差异模型。进一步地,通过对房价波动部分进行分解,从中剥离出投机泡沫成分,进而构建了房价投机泡沫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69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波动以及住宅价格泡沫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城市住宅价格波动具有路径依赖性以及均值回复特征;财政分权变动、利率变动分别对均值回复速度具有负向、正向影响,且居民收入变动对自相关性具有正向影响,住宅价格波动因而呈现出城市异质性特征;总体而言,动态参数落在了震荡收敛区域,表明城市住宅价格波动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中国不存在全局性的住宅价格泡沫,但局部性泡沫现象时有发生,且这种现象具有区域差异性。综上,财政分权是促成城市住宅价格上涨及其分化的重要体制性因素。因此,要实现房价调控的预期目标,除继续实施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外,还必须有相应的财政体制改革与之配套,且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矫正财政激励扭曲、横向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上。鉴于此,本文在对中央、区域、地方三级联动管理体系进行探析基础上,提出了能促进住宅价格平稳运行的政策建议,如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及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拓宽地方融资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