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凉血清热升板方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热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增效减副(毒)作用和治疗优势,阐明调节性T细胞(Treg)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血热型ITP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以凉血清热升板方加减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5例,以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均为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压、三大常规、心肺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胸片等变化,以及激素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0例ITP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平均荧光强度(MFI),以及CD4+细胞/淋巴细胞、CD4+CD25+细胞/CD4+细胞、CD4+CD25+FoxP3+细胞/CD4+CD25+细胞比例,比较ITP组和正常对照组PAIg、Treg的差异。结果:1.两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血小板计数较治疗组稍高,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计数,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小板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小板差值,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15例中完全反应(CR)11例,有效(R)3例,无效(NR)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5例中CR7例,R2例,NR6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R率,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15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15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33.396;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4.在出血分级和积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出血分级为0级1例,1级13例,2级1例,平均出血积分1.00±0.38,治疗后出血分级为0级14例,1级1例,2级0例,平均出血积分0.07±0.26,治疗后出血积分明显好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出血分级为0级5例,1级9例,2级1例,平均出血积分0.73±0.59;治疗后出血分级为0级13例,1级2例,2级0例,平均出血积分0.13±0.35,治疗后出血积分明显好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出血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5.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积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为1.20±1.66,治疗后为2.27±1.94,治疗后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为1.00±1.90,治疗后为4.13±2.59,治疗后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激素不良反应平均积分差值,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6.ITP组PAIgG、PAIgA、PAIgM、PAIgD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107.9±95.5、81.7±51.5、119.0±63.7、41.9±16.9,正常对照组PAIgG、PAIgA、 PAIgM、PAIgD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77.9±16.7、41.8±2.5、81.4±22.7.38.1±1.0。ITP组PAIgA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正常人PAIgA平均荧光强度(MFI),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ITP组PAIgM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正常人PAIgM平均荧光强度(MFI),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ITP组PAIgG平均荧光强度(MFI)虽明显高于正常人PAIgG平均荧光强度(MFI),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g不同抗体组合及亚型对ITP的诊断阳性率有较大差异,PAIg联合检测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两种PAIg或单指标检测的诊断率,依次为PAIg联合检测>PAIgG+PAI gA>PA IgG+PAIgM>IgG>IgA>IgM。7.ITP组CD4+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为(29.67±11.9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8.67±5.22)%,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ITP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例为(4.12±3.9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2±3.87)%,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ITP组CD4+CD25+FoxP3+细胞/CD4+CD25+细胞比例为(3.28±1.5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9.88)%,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凉血清热升板方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热型ITP可有效提高血小板数量,提高ITP近期疗效,减轻糖皮质激素副(毒)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明显优势;ITP患者PAIg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AIg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AIg对ITP有辅助诊断价值;ITP患者Treg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群,Treg在IT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