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地加深,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让老挝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国家,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呈爆发性增长,成为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外资准入法律制度是老挝有关投资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曾在开放初期对外国投资者规定非常严格地准入条件,但随着投资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老挝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特点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让老挝政府负债累累,因而逐渐放宽了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准入限制,但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准入制度相比,老挝的外资准入法律限制还是相较严格。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特点是国内投资法和外商投资法统一,均规定在《老挝投资促进法》中。同时,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外资准入的行业和相应的优惠措施,投资准入申请服务也随着投资法的不断修改而日趋完善。但老挝的外资准入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老挝外资准入缺少必要的安全审查程序和反垄断审查程序,可能导致恶性投资的发生。同时,外资准入审批透明度低、政府管理行政效率低、官员腐败严重等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商投资老挝的脚步。纵观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以下规律:外资准入领域不断扩大、外资准入条件不断放宽、准入程序简化和准入管理专门化。从开放初期准入法律制度较严格以及限制较多,到之后列明准入行业负面清单,并逐步细化准入行业的分类。老挝政府每一次对《老挝投资促进法》的修改都将准入程序和准入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职责进一步的明确化、明细化。整体而言,老挝外资准入的行业政策属于负面清单模式,政府通过列负面清单的做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在老挝投资的行业准入法律制度,体现了老挝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但是,由于老挝在否定式清单中列出的行业数量众多,同时还有专属于老挝国民从事的国民保留行业,极度细化了准入行业的类型,让一些个体户或者小企业在投资老挝过程中,因为不明晰老挝准入的行业细化哪些类型可以经营哪些不可以而出现违法经营的现象,让老挝行业准入政策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对老挝外资法律准入阶段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站在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对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以期能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在老挝开展投资。全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老挝外资法律制度入手,通过分析老挝外资法律制度的构成及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历史,总结老挝外商投资制度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展望;第二部分从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一般规定、行业制度和审批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分析了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具体法律规定并对其进行解读;第三部分在前几个部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法律风险等,并分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两个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