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人口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中国建立起了养老保障制度。然而,在养老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指导养老保险工作实践,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四个部分。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阶段、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阶段。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隐性债务巨大、社会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效益差、投资渠道单一和日常管理混乱等。其中,隐性债务巨大问题既有历史欠债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社会养老金保值增值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受现行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缺少一套适合的养老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体制。日常管理混乱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利用权力违规使用养老金、养老金征收不力、征收体制设计不完善和信息化建设落后。解决隐性债务问题的途径可以采取:做实个人账户、扩大社会养老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延长退休年龄等,就目前而言,解决隐性债务问题行之有效的两个办法是,一是划拨国有土地出让金来弥补历史欠债,二是发行社会养老福利彩票。解决养老金增值效益差的问题,首先要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养老金管理和投资运营体制,走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其次是增加投资渠道。解决社会养老金日常管理混乱问题,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抓紧做好基本养老金的征收工作、加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政府监管、加强养老保险金财务管理和加强养老保险管理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