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界结构对316L在Cl-、H2S环境中应力腐蚀的影响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6L奥氏体不锈钢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等领域,但其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如Cl-、H2S、氢气等,却面临严峻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挑战。本文利用晶界工程方法以期改善316L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问题。通过冷变形-再结晶退火制备出3种具有不同晶界组份试样,利用EBSD技术标定特殊晶界含量,依次为12.5%、43.1%和54.4%,其中3和9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8%、21.7%和17.9%。对不同晶界组份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空气中和Cl-/H2S环境中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并通过SEM对其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时,43.1%特殊晶界组份的316L断面收缩率最大,应力腐蚀敏感性最低。而在200℃时,3种晶界组份的316L延伸率损失几乎相同,且均为沿晶脆性断裂。通过对3种不同晶界组份的316L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结果显示,制备所得的3种晶界组份316L均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并未发现存在残余马氏体。12.5%特殊晶界组份试样的残余应力最大,位错密度最高,另外二者则相对较低。43.1%特殊晶界组份试样的Schmid因子最大,滑移系开动最容易。电化学渗氢实验结果表明氢在12.5%特殊晶界组份试样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最大,其余二者则相对较低。以上结果表明通过晶界工程制备高组份特殊晶界可以降低氢的有效扩散系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Cl-/H2S环境中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其他文献
小孔型等离子弧焊接能够形成穿透工件熔池的小孔,在不开坡口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中厚板的一次单面焊接双面成形,在工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在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小孔是形成大焊接熔深的关键,小孔的形态对焊缝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小孔型等离子弧焊接中小孔受工艺参数区间窄、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等离子弧焊接技术的应用。等离子弧、熔池与小孔在焊接过程中始终相互影响,其热物理机制涉及复杂的电-磁
近年来器件的发展逐渐趋于小型化与轻质化,对Ni Ti形状记忆合金的高超弹应力和环境服役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已探知,纳米晶Ni Ti记忆合金具有高的屈服强度与超弹应力;提高Ni Ti合金中的Ni含量也可以提高超弹应力,同时能够降低Ms,因此可以降低超弹下限温度,拓宽超弹温域。但由于高Ni-Ni Ti记忆合金室温塑性较差,难以通过传统的方法制备纳米晶材料。本文中,利用“固溶原子析出增塑+机械回溶(非晶化
光致型形状记忆自修复涂层是形状记忆自修复涂层的一种,具有局部修复、非接触、远程控制的特点。本文以环氧树脂(EP)为形状记忆基体,氮化硼纳米片层(BNNS)和石墨烯(Gr)为导热填料,聚吡咯@聚多巴胺(PPy@PDA)为光热致剂,制备了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形状记忆效应自修复涂层。通过改变熔融碱氢氧化钠(Na OH)、氢氧化钾(KOH)的摩尔比例探讨熔融碱对BNNS厚度的影响,并研究BNNS和Gr的用量
近年来,缺陷掺杂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备受关注,但主要研究集中在点缺陷掺杂,尚鲜有关于面缺陷(晶界)、位错及异种缺陷共同掺杂的研究报道。本文制备了多种缺陷掺杂的NiTi合金,研究缺陷对马氏体相变行为、超弹特性的影响。为研究Fe元素、晶界及位错缺陷掺杂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锻造、拔丝及退火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15 nm~10μm)的等原子比NiTi合金丝材、Ti5
因瓦合金由于其优异的低膨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波通讯、精密仪器等众多领域,但其产生因瓦效应的微观机制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Fe Ni因瓦合金呈现马氏体预相变的现象,经过适当的变形处理,因瓦合金可同时展现艾林瓦效应,其与马氏体预相变密切相关。基于此,我们猜测因瓦效应的机制也与马氏体预相变行为相关,通过纳米晶抑制马氏体相变,进而拓宽预转变温度范围,从而获得低膨胀特性。我们设计了三
固溶态富Ni-NiTi合金(Ni≥51.5 at.%)在降温过程中产生许多异常现象:结构不随温度变化、降温电阻异常上升、模量软化、电子衍射出现漫散射条纹等。自上世纪70年代人们在研究预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即观察到这些异常现象,发现对应的微观组织形成纳米畴,对纳米畴形成机制至今尚无定论,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是缺陷阻碍了母相向长程有序的马氏体转变而形成短程有序的纳米畴,此外,人们通过模拟计算等还提出赝调幅分解
曼尼希碱作为高温酸化缓蚀剂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生产需求增大,井底温度越来越高,缓蚀效果随温度升高下降,无法满足行业生产需求。曼尼希碱衍生作为缓蚀剂,其缓蚀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基团类型和温度是影响曼尼希碱缓蚀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合成四种含有不同基团类型的曼尼希碱衍生物,对其进行腐蚀失重实验、极化曲线测试和阻抗谱图测试,研究讨论曼尼希碱缓蚀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对其进行前线轨道能级计算和吸附模拟计算
FeNiCo因瓦合金由于具有低膨胀系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仪表等领域。纳米晶材料由于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优异引起人们的关注,如能获得纳米晶FeNiCo合金,其力学、热膨胀、弹性模量及磁学等性能值得研究。电沉积方法具有晶粒尺寸可控、设备简单、耗费低等特点,是适宜制备纳米晶材料的方法之一。在电沉积法制备铁基合金过程中,由于Fe的异常共沉积,电沉积法制备FeNiCo三元合金是困扰大家的难题,利用电
纳米晶NiTi形状记忆合金因展现出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而被视为十分有前景的功能材料,但是纳米晶粒对B19’马氏体相变的抑制作用使得纳米晶NiTi合金不可避免的发生R相变并且在很宽的温域内以R相状态存在,因此研究纳米晶中R相的再取向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制对了解纳米晶NiTi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NiTi合金丝材进行冷拔大变形至非晶化,然后再退火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完全纳
本文以X80管线钢和镍基718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慢拉伸实验、电化学氢渗透实验测试手段,结合微观形貌表征,研究喷丸压力、充氢条件、应变速率对X80管线钢和镍基718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喷丸处理对材料耐蚀性的提升。X80管线钢和镍基718合金在充氢条件下都表现出明显的性能退化,原位电化学充氢条件下,材料的氢脆失效更为严重。喷丸处理抑制了材料的氢脆敏感性,随喷丸压力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