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有限的财力下,财政支出应当分轻重缓急、量力而行,不可追求“大而全”。但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固化问题,支出缺乏依收入变化调整的空间,造成资金配置浪费低效。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导致支出增长刚性与支出增量绩效下降并存,结果导致或者重大支出政策无法落实,或者政府不得不采取增加税收或举债的方法来弥补收支差额,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突破财政支出项目只增不减、打破存量固化格局、保证重点项目支出、压缩一般项目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当前解决财政收支矛盾、扩大财政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化解财政风险的必然选择,对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性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在对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问题的分析分五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和具体预算编制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然后在对财政支出结构固化进行定义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打破财政支出结构固化的三个内涵要求,接着从微观层面引入博弈分析提出支出结构固化的理论动因与打破支出结构固化的策略选择。第二部分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固化的现状,利用收集到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数据,结合案例分析财政支出中存在的结构固化问题。第三部分从技术、制度、治理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剖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固化产生的原因,力图为政策建议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第四部分阐述了国际上关于预算编制的相关经验,尤其是关于绩效评价和控支减支方面的制度设计,以为我国打破财政支出结构固化、优化支出结构提供经验借鉴。第五部分则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固化的现状和成因,结合国际经验,提出打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固化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