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与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6-8亿t,拥有量居世界各国首位,约占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的一半。而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秸秆产量不断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既关系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的高效循环,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它将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故开展本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缓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农作物秸秆资源估算和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方法体系与指标体系,并以1990~2008年历史数据和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法和灰色预测法,建立了以理论资源量、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为评价指标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评价模型和开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较为合理科学,具有应用价值。(2)查明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2009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理论资源量为4137.9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3374.2万t,可收集的稻麦秸秆资源量占比70%以上,可见稻麦秸秆是江苏省今后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重点。盐城市、淮安市、徐州市和南通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均在400万t以上,资源密度相对较大,是江苏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市,该四市是今后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3)明确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未来五年内,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呈平稳发展趋势,资源量在3900万t~4100万t范围内波动,人均资源量和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且前者较后者下降幅度大,预测结果与当地发展规划趋势相一致。(4)明确了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可持续性。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3.11)>农作物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81)>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64)>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57)>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值2.42);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方案具有弱可持续性(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介于2.5~3.5之间),而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方案具有弱不可持续性(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介于1.5~2.5之间)。
其他文献
为解决运输机缝翼与挂架的干涉,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研究了几种解决缝翼与挂架干涉的方案。通过对每种解决方案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解决缝翼与挂架干涉问题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热泵装置因其显著的环保性与节能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浙北地区的气象条件,构建了并联式太阳能热泵热
电子垃圾拆解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新兴的电子垃圾拆解中心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拆解区土壤受到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等的严重污染,对
灌注桩桩身缺陷性状比较复杂,分布上不均匀,单纯某个点的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很难全面反映缺陷整体情况,采取增加缺陷桩的低应变检测点数量、合理安排布置、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各接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脑出血大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只,用于提取骨髓培养BMSCs;另外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立体定位穿刺,但不注入胶原酶)、脑出
飞机机身结构腐蚀不可避免,本文通过分析腐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延缓腐蚀发生的措施及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