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宫颈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此外,宫颈腺癌所占比例也逐年升高,且与宫颈鳞癌比较,患者预后较差。宫颈腺癌发病的年轻化、病理类型比例改变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分两部分探讨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1)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2)宫颈腺癌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并对文献的参考文献二次检索,搜集1993年1月至2013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个研究,研究结局变量为5年生存率。Meta分析结果的 OR 值及 95%CI 分别为:肿瘤直径 0.29(0.24,0.36)、LVSI0.12(0.08,0.19)、深间质浸润 0.27(0.16,0.45)、宫旁侵犯 0.13(0.06,0.25)、切缘阳性0.13(0.03,0.53)、淋巴结转移0.12(0.09,0.16)、组织病理分化0.42(0.28,0.62)、临床分期 0.28,(0.22,0.35)。结论宫颈腺癌的预后受肿瘤直径、LVSI、深间质浸润、宫旁侵犯、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化、临床分期等因素的影响。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0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P=0.0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为粘液腺癌、深间质浸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