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辐照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是一种资源丰富、多糖含量高、成分较为单一的典型多糖菌类植物,其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症、增强免疫和防石利尿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国内外对茯苓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于传统中药制剂开发和茯苓糖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分子修饰、生物活性以及提取制备技术等研究方面。研究表明,茯苓主体多糖成分β-茯苓聚糖是一类含有少量β-(1→6)葡聚糖支链的β-(1→3)-D-葡聚糖,分子结构结合紧密,水溶性较差,生物活性较低。采用新型多糖降解技术,将茯苓多糖转化为分子量较小且生物利用率较高的活性多糖是茯苓及其多糖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本研究集成辐照降解、现代光谱、柱色谱分离纯化以及用于功能与安全性评价的高通量筛选、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先进技术,对茯苓辐照降解产物、茯苓水溶性多糖高效制备、辐照降解产物抗氧化与调节糖脂代谢的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首次采用60Co辐照降解茯苓多糖,并运用扫描电镜、水溶性糖分析、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凝胶渗透色谱、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等先进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辐照处理对茯苓多糖降解的微观效应。结果表明,茯苓分别经600 kGy、800 kGy、1000 kGy、1200 kGy剂量辐照后,水溶性总糖、水溶性多糖含量显著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其中1000kGy处理分别增加18倍、19倍以上,降解产物主要为含有羰基基团的分子量较小的酸性多糖,其数均相对分子量在10128-11881之间、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3995-27917之间,且基本组成与茯苓原料多糖的基本组成类似。2、系统比较了热水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三种物理方法以及β-葡聚糖酶、植物复合酶SPE-002两种酶法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多糖的效果。结果显示,酶法辅助提取是较好的方法,且采用p-葡聚糖酶较好,其最优参数为酶用量6.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提取体系pH值5.0,茯苓水溶性多糖得率达13.31%。微波辅助提取是三种物理方法中的最优方法,其最优参数为中低火(231 w)、时间60min、固液比1:25,茯苓水溶性多糖得率为3.66%。3、首次应用p-葡聚糖酶辅助降解辐照后茯苓多糖,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酶解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辐照剂量>酶促降解温度>酶促降解时间>酶促降解体系pH值>酶用量,其中辐照剂量因素影响显著。采用辐照剂量1000 kGy,在最优酶解参数条件下,茯苓水溶性多糖得率为43.57%,茯苓1000 kGy辐照后直接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得率为45.15%。由此可以推断p-葡聚糖酶对1000 kGy与1200 kGy辐照剂量处理产生的水溶性茯苓多糖进行了“过度降解”,产生一些分子量更小的物质。为提高水溶性茯苓多糖得率,采用1000 kGy剂量辐照处理即可,而不需采用辐照-酶解协同降解。4、不同辐照剂量处理茯苓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茯苓辐照后,还原能力增强,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且呈一定剂量效应,以1000 kGy辐照剂量处理的茯苓水提取物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5、首次运用高通量筛选和细胞试验技术研究了辐照降解茯苓多糖产物调节糖脂代谢的功能。结果显示,1000 kGy辐照剂量处理的茯苓水提取物对LXR核受体模型、PPARy核受体模型、FXR激活受体模型、PPARa激活核受体模型均有一定的调节糖脂代谢功能,其中对前三个核受体模型的活性明显,而其80%乙醇醇沉物仅对LXR核受体模型、PPARy核受体模型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说明辐照处理可以增强茯苓调节糖脂代谢功能。利用1 mL/L 20%脂肪乳剂处理48 h能够成功复制细胞模型,可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筛选,经过1000 kGy辐照处理的茯苓能够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内的TG及ALT水平,并明显优于其它处理。茯苓辐照后,降血糖功能增强,并主要体现在抑制AGEs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和促进葡萄糖消耗与摄取等几方面,其中1000 kGY辐照处理的水溶性多糖可通过促进葡萄糖消耗与摄取而直接降低血糖,也可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形成来防止高糖诱导的并发症发生。6、高通量筛选、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证实,经辐照处理的茯苓水提取物与水溶性多糖提取物安全无毒。
其他文献
从传统路由协议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价值优势等角度出发,结合新生的SD-WAN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技术角度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旨在为广大网络运维、管理人员提供一些网络发
以斯瓦德什(W.Swadesh)的《百词表》中的一百词为基本核心词,并以这一百词所表达的概念作为核心义素,对《论衡》一书中表达这一百个核心概念的词进行整理和描写,构建出该书的
本文通过明清中西文化交融大的历史背景,介绍以西洋传教士为主所形成的海西画派形成到消亡的历史过程。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联合Mini-CEX测评量表对本科规培医师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两所综合医院进行规培的医师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
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进行总结,并依据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义,并深度剖析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内涵及影响因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此,翻译蓬勃发展。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一些翻译家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下研究翻译:语言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的制度化管理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必经之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实行制度化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在进行人力
坑透CT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煤矿采煤工作面隐伏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等地质异常体的探测。通过分析电磁波在煤、岩层中传播的特性,给出在坑透CT中层析用到的成像方法,并介绍
在自然要素禀赋第一本性和交通区位条件第二本性的支撑下,中国区域发展形成了基于中心地理论的中心-腹地结构。然而,以信息化条件和人力资本为标志的第三本性涌现后,区域发展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取舍是翻译界长期讨论的话题。事实上,在不同文体的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