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项目的建设运营为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必要条件,是保证国家和地区长治久安,政治和经济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众对公共项目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大为提高。传统模式下,公共项目完全由政府机构投资建设,公共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全部由公共部门提供;如今,这种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公众需要,并给政府财政资金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私营经济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私人资本得以迅速积累并发展壮大。私人资本相对富余与政府财政资金相对短缺的现状促使公共部门考虑将私人资本引入公共项目建设运营,以拓宽公共项目的融资渠道,缓解公共项目建设资金极度短缺的矛盾。私人资本的加入使公共项目融资摆脱了以往被政府部门垄断的局面,试图将公共项目的融资过程建立在一种平等互利的平台之上,即建立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公共项目融资。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公共项目融资的适用性,认为在公共项目融资中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不仅适用,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公平”与“效率”的综合体现。其次,本文从项目融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及项目资产产权归属两个角度对公共项目融资的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公共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和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项目投资者对项目资产与权益的所有关系是明确的,并指出混合产权应成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公共项目产权的主要方式。再次,本文对公共项目的资金来源与构成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从现金流量角度对项目费用与收益的构成进行分析,认为公共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资金使用与分配过程较为复杂,为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必须对资金的来源和分配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项目融资主体资金投放的顺序,并对项目的投资结构、资金结构进行整体设计。最后,本文从融资担保的角度出发,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公共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公共项目融资物权担保和信用担保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