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及成人NF-κB1基因突变致CVID 1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的临床特征,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来提高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共24例患者,分析其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24例患者分别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10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6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4例,选择性IgA缺陷症2例,WAS综合征1例,高IgM血症1例。其中儿童22例,成人2例。其共同特点为反复的感染,感染表现多样,以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颅脑感染、皮肤感染,实验室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缺陷,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一或共同减少,治疗上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为主,单一或联合抗生素治疗。结论PID是一组主要见于儿童的疾病,成人期发病较儿童期发病要轻。PID以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通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分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成人NF-κB1基因突变致CVID 1例目的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是PID的一种,也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目前已知多个致病基因。NF-κB1基因突变与CVID密切相关,NF-κB1的杂合变异导致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缺陷[1]。我们对1例NF-κB1基因突变致CVID的家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了解。方法一名49岁的男性因反复间断腹泻30余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 8年1月12日就诊于我院,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证据,考虑诊断CVID,收集其家系中病史信息,采集血样,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突变。对测序结果进行了突变后蛋白质一、二、三级结构预测,分析突变对疾病的影响。结果该家系中患者一哥哥(Ⅱ.1)死于肺结核,一姐姐(11.3)死于胃癌,另一姐姐(Ⅱ.2)患左侧乳腺癌,接受三次化疗,除患者及其儿子外其他亲属体液免疫均正常。患者流式分析示CD19+细胞比例及IgG、IgA、IgM明显下降,患者儿子CD19+细胞比例、IgG、IgA定量均偏低。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及其儿子有杂合NF-κB1基因移码突变,4号染色体第18号外显子第2053位缺失鸟嘌呤(exon18:c.2056de1G:p.G686fs),发生移码缺失,导致甘氨酸及以后的一系列编码顺序错位并提前终止,该突变此前未被报导。对该突变进行了蛋白质一级结构预测,发现该突变造成了283个氨基酸的缺失并形成了 40个新的氨基酸。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显示该突变发生在p105的的Ankyrin repeats区,主要使p105的c末端缺失了数个螺旋,并在另一个方向形成了一个新的较短的螺旋。结论该患者携带NF-κB1基因杂合突变,可以诊断为CVID。患者儿子(Ⅲ.1)也带有该突变,同时体液免疫水平降低,考虑诊断为CVID。该基因突变使NF-κB 1的Ankyrin repeats区域缩短,造成蛋白质功能表达受阻,进而造成了该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邓小平和平共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世情的正确分析,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伟大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
2015年3月上旬,本试验室从成都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体内分离鉴定出溶酪巨型球菌,并分析了其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总结如下。一、发病状况患病黄颡鱼体长14~22厘米、体重95~120克,病鱼
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6号文件精神,同时为达到"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课程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必要实施实践教学。学界在本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相对丰富的理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且需要兼备高技能的运动项目。在历经百年发展后,篮球运动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运动规则,形成了独特的运动风格及特点。美国NBA联赛是集竞技水平、商业运作最高境界于一身的职业篮球联赛。在NBA比赛中场上对抗非常激烈,赛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支球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取得最终的胜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在联赛中获得优良的战绩,应该知己知彼,除了发挥出自己球队的正常水平,同时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塑料纱网受光热分解的主要污染气体对大豆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讨论了伤害机理.结果表明,随着HCl浓度的升高.即越靠近纱网的地段,大豆可见伤害症
从2010年起,笔者开展了在温室大棚中培育泥鳅的工厂化繁疗技术试验,采用大棚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鳅苗、投喂系列饵料、连续充气喷水、定期排污换水、水质调控等综合措施,严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