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其中,道德认知对大学生品德的养成至关重要。大学生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道德修养、道德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下,调查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发现新问题新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是浙江省内5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论文以SPSS17.0社会学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以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现状、原因与对策。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整体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部分大学生中存在道德认知失调现象,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道德判断感性大于理性、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脱节偏离严重。虽然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因素多元而复杂,但综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访谈结果,选定多元文化、经验习惯、思政课堂三个视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失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引导大众媒体、加强个体实践、更新课程元素三种促进大学生道德认知协调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