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现代化事关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但是,当前中国农业小农经营方式所具有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研究、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探析他们对待小农经济的态度,有利于我们正视小农经济发展问题,对于彻底地完成小农经济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匪浅。关于小农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农经济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思想散落在其经典著作之中,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入手,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演变,接着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对小农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历史宿命以及小农经济改造思想的相关论述这一逻辑主线,系统地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状况,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具体来讲,全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分析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研究现状,概括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演变。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农业思想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小农经济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探索、深入关注到走向成熟的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和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第三部分具体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具体阐述了小农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最终的历史宿命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经济。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当代中国启示。这部分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当代中国改造小农经济必须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妥善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还要注意处理好小农经济改造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关系、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以及借鉴外国改造经验与探索中国改造特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策略。我国正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小农经济的现代化,需要在坚持和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小农经济改造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决策,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