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既处于经济起飞的初始阶段,同时又处于体制变革的转轨时期,诸多因素的变化相互交织,使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客观透彻分析我国经济转轨期间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明确了通货膨胀成因泛指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原因。其次指出根据市场化程度的变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可划分为初步转轨阶段、转轨中期阶段和转轨后期阶段。随后论述了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的表现和成因。最后以1978-1992阶段的年度数据和1993-2008阶段的年度数据作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初步转轨阶段通胀原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之后为gdp、M0和国家财政支出;再分别建立1992-2000季度数据的VAR模型和2001-2008季度数据的VEC模型,得出转轨中期阶段通胀主要原因为M0,而之后原因则为M0、储蓄、出口和财政支出。最后提出了针对通胀的政策建议。